竹荪种植技术


竹荪又名朱升,是中国罕见的山珍,种植难度很大。20世纪90年代初,福建省古田县率先在大田荫床栽培竹荪。之后实现了春季接种,当年夏季收获缩短了2/3,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0倍。

近年来,栽培技术有了新的突破。采用原料无棚开放式栽培方式,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了栽培领域,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

栽培竹荪的原料处理。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树枝、杂物、农作物秸秆种子、谷壳、山芦苇等杂草均可。栽培的原料不需要煮熟。只需将竹木原料切碎,晒干,放入池中浸泡,加入0.3%-0.5%的石灰,浸泡24-48小时,然后捞起沥干水分,含水量60%-70%,即可用于生产。用甘蔗渣、棉籽壳、玉米芯、杂草、大豆杆、谷壳、花生杆、油料杆等秸秆栽培,按上述比例将石灰水倒入饲料中,闷10-24小时即可使用。

一般来说,竹荪种植培季节。分为春天和秋天。我国南北气温不同,要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温度不要超过28,适合菌丝生长发育;二、播种后2-3个月,温度不低于10时,菌芽会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省份套种作物竹荪一般在春季播种。惊蛰播种开始,清明开始套种作物。北方适当延迟。

播种方法。竹荪一层料一层种,菌种可按需播种,也可播种。每2米培养料10公斤,用5瓶菌种,可以堆料,可以播种。

套种作物。.的竹荪苗床旁边种植大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黄瓜等高秆或藤本作物,在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可以在畦边挖坑播种作物种子,每隔50-60厘米套种一棵。

田间管理。播种后,在常温下栽培25-33天。当菌丝爬到料面上时,可揭开覆盖膜,用芒筐或茅草在床上扦插遮光,有利于小菇蕾的形成。培养后,菌丝不断增殖,吸收大量营养,形成珠柄,爬上物质表面,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迅速变成蘑菇芽,折断茎杆形成子实体。出菇期间,培养基含水量应在60%,覆土含水量应不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应在85%。在芽的生长期,早晚必须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逐渐膨胀顶部鼓起,短时间后断裂,尽快拉手柄撒裙。

竹荪栽培非常注重喷水,具体要求是“四看”,即一看地膜。等竹叶和竹竿干了,再喷水;第二,看覆土。如果土壤变白,多喷,勤喷;看这三个菌芽。小蕾、轻喷、雾喷;大部分菌芽都是喷了又喷的;第四,看天气。晴天干燥时蒸发量大,喷药比较频繁,雨天不允许喷药。这样才能保证好芽好菇好花。

下一篇:小米种植技术
查看更多:
  • 种子使用方法
  •  
  • 种子使用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小麦抽穗扬花期的管理
    小麦抽穗扬花期时间,小麦抽穗
    小麦抽穗开花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完全转化的标志,也是
    玉米宽窄行条栽技术要领
    玉米宽窄行条栽技术要领
    玉米宽窄行带状种植技术有很多优点。一是可以及时移栽,解
    “立春”时节的蔬菜农事概要
    “立春”时节的蔬菜农事概要
    几天前,我们刚刚迎来了“立春”季节。这个季节过后,许多作
    西芹漂浮培育新技巧
    西芹漂浮培育新技巧
    西芹浮式养殖新技术需要掌握以下知识:一、育苗模式按照“
    豆角种植新技术
    豆角种植新技术
    在豆角,种植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新技术:1.豆类可以直接播
    番薯象鼻虫防治技巧
    番薯象鼻虫防治技巧
    其实番薯的象鼻虫也叫红薯蚁象,广东的叫沙虱和沙拉虫,是危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