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繁育和饲养金鱼苗


金鱼饲养一年后,体长8厘米以上,雌雄腺体成熟。选用体态优雅、色泽鲜艳、体态匀称、尾鳍长、突变突出、体质健壮、体表端正完整的雌雄金鱼进行生产。用于繁殖的亲鱼。一般饲养一雌二雄,繁殖季节前两个月雌雄分开饲养(将鱼腹部向上,轻轻触碰腹部。雌鱼柔软有弹性,雄鱼较粗)且硬,腹鳍与鳍之间有硬边。),秋季至来年早春应投入足够的营养丰富的人工配合饲料。其生活的水体应保持容器内最高水位,并适当疏养。若体表破损充血引起水霉,可用3%盐水浸泡3-5分钟有效。

每年3月至6月是产卵和繁殖季节。此时,性腺迅速成熟。如果水温稳定在16以上,母鱼就会焦躁,不愿意进食。她会急匆匆地上下游动,寻找异性或追逐同性的鱼。这表明性腺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成熟并即将排卵。当水体的含氧量、酸碱度、光照符合要求,或者向一个方向冲水刺激水体缓慢旋转时,它们就会顺利产卵。如果雌雄分开饲养,可以选择暂时将一条雄鱼移入雌鱼缸中。如果鱼追着母鱼不肯放手,说明被驱逐的母鱼即将排卵,要做好适时收卵的准备。

收集卵的方法是准备一个产卵池或产卵池,洗净后放入约100升同温的熟水中(产卵池水深应在20厘米左右),放置在适当的地方。用一定量的光照射,然后用勺子连接成熟雌鱼的性腺。将水一起舀入产卵缸(干钓出水容易造成流产),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将选定的雄鱼舀入产卵缸,通常每缸一只雌性亲鱼,搭配1-2条鱼相同尺寸或稍小尺寸。对于较小的雄鱼,产卵池一平方米(水面)内可放置2-3条母鱼,并配上3-5条大小相同或稍小的雄鱼。一般在冷空气过后或雨后放晴时雌雄结合产卵为佳。

金鱼的产卵高峰期是惊蛰至春分之间的上午9时至10时。亲鱼应在早上配对。清明后的产卵高峰会提早到凌晨4点至8点,亲鱼应在前一天晚上进行配对,这样配对会更加安静、平和。一旦熟悉了新环境,雄性亲鱼就开始追逐雌性。此时,鱼草应悬挂在产卵池内水体的中心,其顶部应沉入水面以下3-7厘米。通常,每只雌性亲鱼都配备一束鱼草,然后用不到一厘米的小水管将少量鱼草缓慢注入产卵池中。净化水体并使其定向流动,给亲鱼排卵新的刺激。很快雌鱼就会排卵并散开,附着在鱼草上。雄鱼也会向水中射精,并游动寻找鱼卵,钻入卵孔并受精。

如果产卵后雌鱼疲倦,游动缓慢,甚至沉入水底,而雄鱼不断追赶,则说明排卵已经结束。鱼皮应立即移入盆中,并将雌雄亲鱼从产卵池或池中取出并分开放置。返回饲养池精心饲养,使其恢复体能。雌鱼产卵后,应将产卵池或池内的水全部排空,换上同温度的熟水。同时,粘附在鱼草、缸壁、缸底的鱼卵应留在缸内,置于空气中。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孵化。

产卵结束后,还应将亲鱼从产卵池中移出,抽出一半池水,注入一半新水,以便卵孵化。刚孵化出来的金鱼鱼苗非常细长、细嫩,游泳能力差,不能觅食。它们附着在鱼草或鱼缸壁上,靠从卵黄囊吸收营养而生存。在20C 的水温下,60-70 小时后孵化。附着在鱼体上的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已基本耗尽,鱼苗开始侧向游动、寻找食物。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喂食了。首先可以加一些绿水作为辅助饵料,然后喂熟蛋黄,加入黄豆那么大的熟蛋黄。用纱布缠一块,边沿水面移动边扭动,使蛋黄透过纱布散入水中供鱼苗摄食。一个中等大小的蛋黄一次可以喂10-15条鱼苗。每日早、中、晚喂3次,连续7-10天。当鱼苗长到1厘米以上时,即可入池养殖。此时应筛选水蚤等浮游动物作为饵料。

另外,应根据鱼的密度、体力、大小等将其分缸或池中,防止拥挤。鱼苗体质弱,适应性差。如果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很容易导致疾病和死亡。要防止暴雨直射、水温突变、阳光直射、过度放养(一平方米水面20-30厘米可放养1-8条1000厘米长的鱼苗)、天敌(水蜈蚣、剑水蚤、藻虫、蝌蚪等)、饵料不足、大小混苗等要及时做好84次的分种种植工作,淘汰不合格的。例如,当鱼苗体长1.5-2厘米时,鱼苗体的单尾鳍和弧度就会减少。当鱼苗体长23厘米时,三叉尾和背鳍缺陷就会减少。当体长超过3-4厘米时,选择体态优美、色彩鲜艳、体态匀称、体态健壮活泼、尾鳍扁平、四叉的保留,其余的淘汰。

标签:
  • 养殖技巧
  •  
  • 养殖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鱼饲料配方
    鱼饲料配方
    青鱼饲料:青干草或稻草、棉籽饼、菜饼、大麦等。草鱼饲料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鱼饲料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准备:做鱼饲料前,准备好棉粕、玉米粒、骨粉、贝壳粉等材料
    孔雀鱼的品种简介
    孔雀鱼的品种简介
    孔雀鱼(细节)孔雀鱼,分布于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
    教你如何辨别金鱼的雌雄
    教你如何辨别金鱼的雌雄
    一般人们养殖的金鱼都喜欢成双成对的养,因为偶数是吉祥的
    水族箱布景用岩石的分类
    水族箱布景用岩石的分类
    水族馆景观水族馆里用于布景的石头也很有讲究,对水质也会
    锦鲤褪色原因及如何预防
    锦鲤褪色原因及如何预防
    锦鲤鱼(详情)经常听到养锦鲤的鱼友抱怨,买回来的锦鲤会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