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蜜蜂繁殖的“促”与“控”


正确处理好蜜蜂繁殖的“促进”和“控制”,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关键。

蜜蜂季节性生产蜂王浆和蜂蜜。在花粉丰富的生产季节,需要大量的工龄蜜蜂从事采集和饲养工作,这就需要促进蜜蜂的繁殖。当花粉减少或没有花粉时,必须控制蜜蜂的繁殖,减少“废蜂”。

正确处理好蜜蜂繁殖的“促”与“控”,必须正确把握标准流蜜期与蜂龄的关系。蜜蜂一般根据蜂龄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工作。一般来说,从产卵到新蜜蜂离开蜂巢需要21天。蜜蜂离开家后,1至3天不会工作,4至13天主要进行内部采食、加工和清理巢穴。 14日龄后,它们就可以出去采集蜂蜜、粉末和水。为此,需要更准确地确定流蜜期在什么时间、什么花期进入,蜜蜂从取食到成虫采集需要多少天生长,从而把握“促”的时机。以及“控制”蜜蜂的繁殖。一般在大蜜流期前35天开始“促”繁殖,以保证进入大蜜流期后有更多适龄工蜂产蜜。当大量蜜流期过去而没有其他蜜源时,通常在蜜源结束前20天开始“防治”,以防止蜜蜂自行繁殖。因此,流蜜期越长,产蜂越多,内部工作量越重,出勤率也越低。结果,在大量蜜流期过后,大量新蜜蜂离开房屋,没有蜂蜜可采。大量“笨蜂”出现,影响养蜂效率。

蜜蜂繁殖的“促”与“控”要灵活掌握。 “促”主要是补脾、注意保温、奖励喂养,提高母蜂产子和工蜂饲养的积极性。 “控制”要视情况而定。夏季,当为了防治螨虫而切断巢穴或越冬前蜜源结束时,可以用蜂王盖将蜂王关起来,防止其分娩。当大蜜源结束但仍有零星蜜源或螨虫侵扰不严重时,可取出多余的空脾或用隔板将蜂王锁在群落内,控制蜜蜂繁殖。这样,通过适当的“促”和“控”,养蜂业的经济效益就能大大提高。

标签:
  • 养殖教程
  •  
  • 养殖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中蜂如何快速扩大蜂场
    中蜂如何快速扩大蜂场
    本地地处大巴山区,四季分明,蜜粉源丰富,如没极端气候干扰,
    中华蜂如何抵抗大黄蜂的屠杀
    中华蜂如何抵抗大黄蜂的屠杀
    马蜂正式名为大黄蜂,又名胡蜂,分布在全世界多个地区,大黄
    蜜蜂的分类与分工有哪几种
    蜜蜂的分类与分工有哪几种
    我们都知道,一个蜂群主要有工蜂、蜂王、雄蜂三类蜜蜂组
    蜜蜂毒是酸性还是碱性
    蜜蜂毒是酸性还是碱性
    蜜蜂是一种让很多人感到头疼的动物,因为在平时接触到蜜
    白山5号蜂种做种王咋样
    白山5号蜂种做种王咋样
    养蜂人都深知蜂种与养蜂的效益密切相关,“一只好王,千斤
    十一月收回来的蜜蜂能养活吗
    十一月收回来的蜜蜂能养活吗
    11月恢复的蜜蜂可以喂食,恢复后及时检查蜂王。条件差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