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其作用


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及其作用幼苗是由细胞组成的,氮、磷、钾、钙、镁、铁、硼、锰、锌、铜等营养元素是植物细胞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任何一种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其中,需要量大的元素称为大ft元素,如氮、磷、钾、钙等;而其他幼苗需要很少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镁、铁、硼、锰和锌。铜等。这些元素有的是幼苗细胞的组成成分,有的起催化作用,有的起缓冲作用,有的能影响原生质的胶体系统。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于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为有效调控苗木营养状况,使苗木生长发育健壮,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首先要了解各种营养元素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元素。 (1)大量元素与幼苗生长发育的关系氮(N)。氮是合成氨基酸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磷脂(质膜和液泡膜的成分)、核酸(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叶绿素、酶、生物碱、各种甙及维生素。岽等成分。由此可见,氮素对幼苗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苗一年的生长周期中,各器官的含氮量在不同的物候期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同一枝条含氮量在发芽期和开花期最高,旺盛末期最低。氮不是矿物元素,幼苗一般以N03_和NH4f等离子的形式从土壤中吸收氮。因此,生产上使用以铵盐和硝酸盐为主成分的氮肥。土壤pH 值与根系吸收的氮类型有关。土壤pH值为7时,有利于NH4+的吸收,土壤pH值为56时,有利于NOr的吸收。氮在各种土壤中的存在顺序和植物可利用性依次为:硝态氮和铵态氮;易水解氮;蛋白质氮;腐殖质氮。这些氮元素基本存在于各种土壤中,但总氮含量与其各种存在状态的比例关系不同。比如在土壤中添加不同形态的氮肥,就等于相应增加。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土壤中的有机氮缓慢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但转化的强度和速度受土壤水分、温度、空气、pH 状态和元素含量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又因为这个转化过程主要是由微生物完成的,任何有利于微生物活动的因素都能促进有机氮的分解。施氮肥可促进背托生长,使幼树早形成,延缓老树衰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叶片含氮量略有增加。对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有显着影响;氮素水平略低,从外观上看树体还算正常,但树冠体积和叶片变小了。缺氮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远大于缺乏磷、钾等其他元素。缺氮叶片黄化,枝叶少,新梢生长弱,落花落果严重。长期缺氮还会使幼苗吸收储存在枝条和根部的养分,从而降低植株的氮素养分水平,造成发芽开花不规律,根系不发达,苗弱,植株矮小,抗逆性降低, 和树龄。缩短等不良症状。如果氮肥过多,会导致枝叶过度生长。地上部分会大量消耗糖分,影响枝条灌浆、根系生长、花芽分化,降低幼苗抗逆能力。因此,为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应及时、适量地供给氮肥。 磷(P)。磷是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是磷脂、核酸、酶、维生素等物质的主要元素之一。磷参与植物的主要新陈代谢过程,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它可以传递能量、储存和释放能量。磷还能促进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和种子成熟,还能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促进新根的发生和生长,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和抗旱性。

磷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富集在旺盛的器官中。如新叶含磷量高于老叶,新梢高于新梢。磷酸在植物体内很容易移动,生长最旺盛的部分需要大量的磷酸作为核酸与磷酸的复合物和能量代谢的介质。幼苗磷a随物候期发生变化。幼苗含磷量在展叶时最高,之后保持在一定水平,秋季又下降。土壤中的磷可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有机磷是土壤有机质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在各种土壤中找到。只有极少部分能被直接吸收,大部分需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转化为植物可用的无机磷酸盐。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磷肥利用率可达20%-30%。在石灰性土壤中,如果使用水溶性过磷酸钙作肥料,植物当年只能吸收利用10%的磷,其余大部分会转化为不溶性磷酸三钙而留在土壤中。但在强酸性土壤中,磷多转化为难溶的磷酸铝和磷酸铁,植物难以利用。如果土壤干燥,磷酸铁盐和铝盐就会脱水,植物根本无法吸收它们。因此,在强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中,磷不易被植物吸收,施肥时应相应增加磷的比例。通常被植物吸收的磷,最易吸收的是磷酸(H2P()4_)离子,偏磷酸(HPC)r)次之,磷酸根(p()f)较难吸收。此外,激素、各种糖类的磷酸盐、核酸等有机磷化合物也能被植物吸收,但数量少,速度较慢。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非常缓慢。为利于幼苗吸收,一般需多施颗粒状磷肥或与农家肥混施,但最好施于根系主要分布层或叶面喷施,以提高磷可用性。磷不足导致酶活性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受阻,从而影响分生组织的正常活动,延缓幼苗的发芽和开花物候,降低发芽率,削弱新梢和细根的生长情况。缺磷还会使叶片变小,组织中积累的糖分会转化为花青素,叶片由深绿色变为古铜色,叶脉呈紫色。边缘出现,基生叶脱落早,花芽分化差。同时,还会降低植物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尤其是供氮过剩缺磷现象,会造成含氮物质失衡,阻碍根系氨基酸合成,造成植物体内硝态氮积累,造成植物缺氮症状。过量的磷会抑制氮或钾的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过量的磷还会使土壤或植物中的铁、黄叶、锌失活

素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因此.在施磷肥时,要特别注意氮、 钾等元素的大小比例关系。③钾(K)。钾虽然不属于有机体的组成成分,但对维持细胞原生质的胶体系统和细胞 液的缓冲系统能够产生重要的作用。钾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糖类的合成、运转和转化有密切 的关系。而且适量钾素能够促进果实肥大和成熟.促进糖类的转化和运输,提高果实品质和 耐贮性,并可促进苗木的加粗生长、组织成熟、机械组织发达,提高苗木抗寒、抗旱、耐高 温以及抵御病虫的能力。钾在苗木各器官的分布因物候期不同而有所变化,其中以生长旺盛部位及果实内含钾最 多。苗木在晚秋时节进入休眠期,钾则转移到根部,有一部分随落叶回到土壤中。土壤中的钾,一般包括水溶性钾、土壤吸收性钾和含钾土壤矿物晶格中的钾,后者所占 的比例最大。其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是水溶性钾与土壤吸收性钾,植物不能吸收土壤矿物 晶格中的钾,需要经过转化过程才能分解释放出K+而成为可吸收性钾?钾素不足,会引起糖类和氮的代谢紊乱阻碍蛋白质合成,使叶和其他组织非蛋白态的可 溶性氮素增加,抗病力降低。缺钾苗木利用硝酸盐的能力十分低下,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同 化产物,因而营养生长不良,叶小,果小,果着色不良。而且,因为缺钾枝条加粗生长受 阳,新梢细,严重情况下可造成顶芽不发育,出现枯梢,叶缘黄化,其至牛成褐色枯斑,叶 缘常向上卷曲,落叶期延迟,降低抗逆性。如果钾素过剩,可导致枝条不充实,耐寒性降 低;氮的吸收受阻,抑制营养生长;或阻碍镁的吸收,发生缺镁症,并降低对钙的吸收。④钙(Ca)。钙是细胞壁和胞间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糖类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有促进 作用。钙在苗木内能够平衡生理活动,适量的钙素,可减轻土壤中钾、钠、氢、锰、铝等离 子元素对苗木的毒害作用,使苗木正常吸收铵态氮,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钙还能调节植物 体中的酸碱度,而且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度,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良好作用。钙还具有一 定的杀虫灭菌的功能。苗木内的钙是一种不易移动并且属于不能再度利用的元素,大部分积累在年龄较老的部 分,所以,缺钙现象会先在植物幼嫩部分发生。缺钙与土壤pH值或其他元素过多有一定关系,当土壤呈强酸性时,则有效钙含量降 低,含钾过高也能造成钙的缺乏。氮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会受到缺钙的影响,不利于铵态氮的吸收,分解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草酸不被中和。缺钙使根系受害明显,新根短粗、 弯曲,尖端不久变褐枯死。缺钙使叶片较小,严重时可致使花朵萎缩和枝条枯死。而钙素过 多,会造成土壤偏碱性而板结,使铁、锰、锌、硼等呈不溶性,从而导致苗木发生缺素症。(2)微量元素与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①镁(Mg)。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一些酶和植物钙镁的组成成分。钙镁 能促进磷酸的移动,在合成与分解脂肪等有机物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适最的镁素,可促进 果实肥大,增进品质。叶绿素在缺镁的情况下无法形成,发生花叶病,植株生长停滞,严重 时新梢基部叶片提早脱落。镁主要分布在苗木的幼嫩部分,而种子内含量也会在果实成熟时增多。沙质土壤中镁易 流失,酸性土壤流失更快,灌水过量则会使镁的流失加重。此外,施磷、钾肥过最也易导致 缺镁症。增施有机肥料在景观苗木栽培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提高盐基置换量。在强酸性土壤 中应施用钙镁肥,补充镁素,兼有中和土壤酸性的作用,喷施也能够产生良好效果。②铁(Fe)。铁是苗木中多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铁在植物体中具有高价铁与低价铁相 互转化的特性,所以也有认为铁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作用的,铁在植物有氧呼吸和能量释 放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叶绿素成分虽然不包括铁.但活化铁有促进叶绿素形成的作 用。铁在植物体内多以不大活动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在植物体内无法再次利用。
查看更多:
更多栏目最新
地被石竹什么时候播种
地被石竹什么时候播种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石竹地被,春夏秋三季都有花。它叫做& am
秋天成熟的水果有哪些?10种常见秋季水果
秋天成熟的水果有哪些?10种常
水果一年四季都有,秋天有很多成熟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柚
苏丹草冬天可以种吗
苏丹草冬天可以种吗
苏丹草是一种饲草,生长能力强,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苏丹草
大腹木棉冬天落叶子吗
大腹木棉冬天落叶子吗
木棉是一种大型观赏树,树高10-15米。它的树干底部肿胀,像
绵毛水苏的养殖方法
绵毛水苏的养殖方法
长白水苏是一种特殊植物。它的叶子蓬松,外观呈灰色,属于多
刚移栽的红豆杉怎么养护
刚移栽的红豆杉怎么养护
红豆杉很难移植。注意在休眠期移植。先把根部剪掉,用土球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