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冻害的发生及补救措施


冬季冻害症状冬季冻害是小麦入冬后和越冬期间因寒潮降温而造成的。根据小麦被冻后的植株症状,冬季冻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重度冻害,即主茎、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一般为重度冻害。发生于已拔节的麦田中。由于小麦进入拔节期,其抗寒能力明显下降,尤其是主茎和大分蘖发育早于小分蘖,最易受害。第二类是一般冻害,其症状是叶片发黄、发白、干枯,但主茎和大分蘖不被冻死。第一种冻害会影响产量,而第二种冻害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防治措施选择抗寒品种,适时播种。我省适宜种植冬、半冬品种。一般播种期为10月上旬至中旬。根据品种特性,不宜过早播种,以免入冬前生长过快,遭受霜害。

及时施肥、浇水,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对于主茎、大分蘖已被冻死的麦田,应分两期追肥。田间第一次解冻后,立即施入速效氮肥,每亩需施尿素10公斤。要求沟施,提高肥效;对于缺乏水分的麦田,可与浇水结合施用;对于缺磷地块,将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每亩施尿素10公斤,与拔节水结合施用。对于普遍受冰冻影响、仅有叶片枯萎、无死蘖的麦田,可在早春锄草,以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起苗期追肥、浇水,可提高分蘖抽穗率。

注意清理沟渠、排水污渍。对于冷冻小麦,要更加注重养护,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保证叶片的恢复和新分蘖的形成,以及穗生长所需的养分。因此,有必要对冰冻麦田进行清沟排水。染色工作。

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在冰冻的麦田里,植株消耗养分较多,后期容易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考虑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在拔节期或下垂期根据其需要适量施追肥,以促进穗子生长。大粒粒多,粒重增加。

早春冻害症状早春冻害是指小麦进入“立春”季节后进入返青拔节期时发生的霜害。由于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至0以下,造成冻害。由于此时气候已逐渐变暖,一阵寒潮突然袭来,故又称“倒春寒”。通常在三月和四月发生较多。早春遭受霜害的麦田里,叶子仿佛被沸水浸泡过,在阳光的照射下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入冬前抑制,早春喷施。入冬前抑制麦田过度生长(越冬前叶龄达到7叶以上,种群数量达到80万以上),可抑制小麦快速生长发育,避免过早拔节,降低抗寒能力。或早春喷施壮丰安,适当抑制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抗寒能力。还可抑制第一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提早注意天气、浇水。初春时节,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寒潮来临前浇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增强土壤导热性,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早春冻害。

及时施肥、浇水。早春遭受冻害的小麦应立即浇水并追施速效氮肥,以促进小麦提早分蘖,小分蘖赶大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麦损失。霜冻损坏。

低温冷害症状小麦进入孕穗期,因零度以上低温而造成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由于小麦从拔节到孕穗升旗期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耐低温能力较低。如果温度突然低于5-6,就会受到伤害。受害部位为整个穗或部分小穗,表现为抽穗延迟或空白小穗,或部分小穗空,仅部分结果,严重影响产量。一般情况下,茎、叶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出现异常症状。

预防和补救措施:低温来临前可采用浇水、熏烟等方法,预防和减少低温冷害的发生;低温冷害发生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保证小麦正常灌浆,增加粒重。

标签:
  • 学习农作物种植
  •  
  • 农作物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