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玉米生产技术


1、选择高产、早熟品种。河北省夏播区适宜推广“紧凑、密实、抗倒伏”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农化816、中科11、力玉86、农化101、农单476等。

实行粮食直收的地区,应选择成熟期较早的品种,如MC812、京农科728、鲤玉111、早栗1号等。

在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应根据当地具体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耐密、早熟、优良的玉米品种。

所选品种的种子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在采用机械单粒播种的地区。更加注重选择品质好、生命力强、芽势高、整齐的种子,确保实现单粒精播。大田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

2. 适时、收获后早期播种小麦。要适时播种小麦,为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获得更多的热量资源。

从目前情况看,干热风提前到来可能会导致小麦提早成熟和收获。预计今年夏玉米播期略早,有利于夏玉米早播。

小麦机械收割、玉米机械播种作业要科学合理进行,力争做到“当天收割、当天播种”、“上午收麦、下午播种”。 “先收麦后播种”,尽量减少农民连麦的时间消耗。

建议使用大中型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作业,中南部地区尽量确保6月15日前完成播种。有套种麦田习惯的地区应尽量改用机械直播,保证播种质量,防止播种深度不一致造成苗情不均匀、行距不一致。

播种时要注意种子与种肥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烧毁种子或幼苗。当底部水分不足时,播种后应尽快浇水,尽可能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缩短灌溉周期,做到早播、早灌、早发芽、早发芽。早期出现。

3、精准播种狠抓播种质量,确保与播种、保苗有关的各个技术环节都到位,做到一播“全苗、匀苗、匀苗、壮苗”保证出苗密度和出苗均匀度。

大力推广机械化精准按需播种技术,提高田间均匀度和出苗均匀度,简化间苗、定苗等田间管理操作。

播种机的运行速度应控制在4公里/小时的安全范围内。不要高速行驶,以免漏播、缺苗、断垄,特别是使用勺轮播种机或麦田垄多、地势不平时。土地。

4、合理密植。应根据所选品种的特性以及当地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紧凑耐密品种一般控制在4000-5000株/亩,其中高产田可控制在4500-5000株/亩,中产田可控制在4000-4500株/亩。

一般大田可种植行距60厘米。据有关气象部门预测,2018年夏季降雨过多,将增加植物生长和倒伏的风险;因此,合理增加密度必须适度,防止密度过大造成田间倒伏。

5、关键时期节水灌溉。目前,河北省麦区前期降雨较多,土壤墒情良好,有利于夏玉米播种。播种后,如土壤湿度不足,应及时浇水。

夏玉米生育期,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前提下,关键时期特别是喇叭期和吐丝期要注意防止严重干旱。

灌溉玉米田时,应尽可能采用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发生干旱时,要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在需水关键时期优先保障地块灌溉。

6、夏玉米科学施肥提倡“氮钾结合、种追肥结合”的施肥策略。在保证氮肥施用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有条件的,每亩可施硫酸锌或硫酸锰等微肥11.5公斤。钾肥适合用作种肥或播种后早期追肥。一般每亩可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520公斤。

大喇叭口期每亩应施尿素2025公斤。沟渠应挖深或与灌溉(或有效降雨)相结合。应避免表面广播。拔节期避免追施氮肥,防止基部茎节过度伸长,增加倒伏风险。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大间隙施肥机械、自走式小型中耕施肥机械或水肥一体化方式进行追肥,以提高施肥效率,保证施肥质量,提高肥效。

7、加强病虫害防治。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年夏季玉米病虫害发生较重。部分地区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发生较多;夏季降雨过多,可能导致褐斑病的发生。较重的一面。因此,各地要重视加强玉米病虫草防治。

采用苗后除草方法时,应特别注意正确选择除草剂剂型、浓度、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避免除草剂为害。

玉米苗期应注意甜菜夜蛾等害虫及地下害虫的防治。初夏播种夏玉米时,应注意防治缩粗等病害。穗期要注意防治玉米螟、棉铃虫、二代粘虫、棕褐粘虫等害虫。斑病、小斑病等病害的发生;花期、籽粒期要注意防治青枯病、穗腐病、籽粒腐病等病害。

8、适时晚采。适时晚收,可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粒重,增产增收。成熟程度可以根据谷物乳线的位置来判断。收获时乳线越接近籽粒基部,千粒重越高。各地可根据玉米成熟晚熟情况、气象条件以及下一茬小麦播种时间的需要,合理确定玉米适宜收获时间。

河北省夏玉米收获时间一般可控制在10月上旬。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作业,有效实现夏玉米适度晚收,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广夏玉米直播收获。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方案
  •  
  • 农作物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