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养殖常见病微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1.主要病原:微孢子虫。
   2.主要症状与诊断:随寄生部位和宿主不同,病鱼的症状而有所不同。患病石斑鱼腹部肿大,体表无病灶;解剖可见腹部有小黑颗粒互相连接,形成孢囊,刺破孢囊内为白色。显微镜观察下,可见大量孢子虫。伴随着石斑鱼的生长而逐渐增多。最终病鱼因内脏受挤压,引发代谢紊乱而死亡。
   镜检虫体可确认此病。石斑鱼微孢子虫病病原的形态特征:孢囊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直径一般在3.0~5.0毫米。孢囊内含有各期滋养体和产孢体、泛孢母细胞和成熟分散的孢子。孢子卵形或梨形。
   3.流行情况:该病常年可见。石斑鱼、鲆鲽类、鲻鱼、鲈鱼、东方鲀、鰤等患粘孢子虫病较为常见。
   4.防治方法:放养人工繁育的苗种较少发生此病。
   预防方法:
   ①严格执行检疫防疫制度,不从疫区购买携带病原的苗种;
   ②彻底清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水深1米,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或定期清洗网衣;
   ③不投喂带粘孢子虫病的鲜活小杂鱼,或经煮熟后再投喂。
   治疗方法:
   ①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或养殖水体,每月全池泼洒敌百虫1~2次,用药量为0.2~0.3毫克/升;
   ②网箱养殖的鱼可用无敌水20毫升/立方米浸洗20—30分钟,连用三次为一疗程;
   ③全池泼洒盐酸奎钠克林,用量为2.0~3.2毫克/升。
   ④养殖的海鱼可定期用鱼康散5克/千克饵料,每月三次为1疗程,治疗患病的鱼则加倍用量,连用5~7天为1疗程。
标签:
  • 石斑鱼养殖
  •  
  • 石斑鱼养殖技术
  •  
  • 石斑鱼养殖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殖效益分析
    石斑鱼最新养成技术总结及养
    网箱养殖石斑鱼   石斑鱼养殖因其利润空间大成为养殖
    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石斑鱼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石斑鱼为我国南海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南海四面环
    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
    石斑鱼内陆生态养殖新技术
    该项目实现了全套高度节水型、健康型、环保型、实用
    强化营养,降低互残,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
    强化营养,降低互残,提高石斑鱼
    文/海南正强 朱行超 前言:由于近几年病害多、虾难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