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烂铃的发生与防治


烂烂病是棉花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20%。该病害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影响很大。低温和大雨是发生烂棉铃的主要因素。一般入夏后,我省棉花产区普遍多雨,极易造成棉花烂铃现象严重。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将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发生规律1、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病虫害有:棉铃立枯病、棉花红腐病、棉花炭疽病、棉花角斑病等。其中,棉花炭疽病、角斑病和棉铃立枯病不仅本身有害,而且形成的病灶是其他病菌侵入的途径,可引起多种疾病。棉铃虫、红铃虫、金刚石等害虫可直接为害棉铃,形成的伤口也是病菌侵入的途径。 2、影响烂铃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8、9月气温低、日照少、雨量大、阴雨天多,易造成田间相对湿度偏高,影响棉花正常发育,结铃增厚壳,纤维发育差,开裂延迟,易被病菌感染。坏铃。此外,棉田遮荫、晚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烂铃也较严重。 3.发生时间和地点。铃龄25天后,烂铃逐渐增多; 40-50日龄的棉铃烂铃比例最大。腐烂的棉铃大多长在棉花植株的下部果枝上和主茎附近。 2、防治方法防治棉花烂铃,提高纤维品质,确保高产丰收是棉花优化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1、加强修剪和棉花修剪,去除早芽,摘黄桃。人工摘除棉株下部果枝上的早芽,可使棉花提早搭好高产棚,减少烂铃。对遮荫的棉田,应尽快采取措施,如打边、剪空枝、摘除老叶、连根拔起植株,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发生。有烂斑的棉铃要尽快摘除,摘烂桃时要把铃壳带出田间,减少田间病源。对于地势低洼的棉田,应及时清除积水,及时采用浅中耕分散水分,降低田间湿度。 2.农药防治。及时喷洒农药防治棉田病虫害,是防止烂铃发生的重要手段。当田间烂铃达到0.1%时,应立即进行药物防治。一般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每亩喷药水50-70公斤,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硫酸铜:碳:水=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一般喷2-3次,注意喷在棉株下部的棉铃处。
查看更多:
  • 学习种植
  •  
  • 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棉花打顶后的补肥技术
    棉花打顶后的补肥技术
    在棉花,达到顶峰后,正是各种器官激烈争夺营养的时候。开
    棉花怎么基质穴盘育苗 棉花基质穴盘的育苗技术
    棉花怎么基质穴盘育苗 棉花
    棉花穴盘育苗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克服了传统营养钵育苗成
    棉花微量元素的缺乏症状与补救措施
    棉花微量元素的缺乏症状与补
    目前大部分棉农增加了氮磷钾肥的使用,却忽视了微肥的使用
    如何提高地膜棉花的经济效益
    如何提高地膜棉花的经济效益
    人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不断更新,农业技术也需要随着科技的
    雹灾后棉花的抢救措施
    雹灾后棉花的抢救措施
    冰雹灾害后,除了主茎韧皮部完全被砸碎、断端在子叶以下的
    什么是棉花滴水出苗,棉花滴水有哪些好处
    什么是棉花滴水出苗,棉花滴水
    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棉花滴灌出苗技术越来越普及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