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合理密植关键技术要点


1、合理密植

一般小区行距30D33厘米,穴距13厘米左右,每亩16D18000孔,每穴出苗2D3株为宜。水肥高的地块可稀疏种植,水肥较差的地块可酌情密植。

2、科学浇水

薄水育苗,寸水养树,分蘖期勤浇浅水。盐碱地不宜排水、晒田,防止苗木返碱死亡。为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移栽后20D25天进行排水、通风(群体25D28万头/亩),7DD10天进行排水通风。孕穗期、抽穗期和开花期是黑米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缺水会阻碍幼穗发育,增加籽粒数量,因此应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保持田面水气交换状态。水用来调节空气,空气用来滋养根,根用来保护叶子,防止早衰。收获前一周停止浇水。

3、平衡施肥

1、多施有机肥。有机肥含有机质多,养分齐全,肥效持久。可以均衡地为黑米提供养分,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不断肥沃土壤。盐碱地增施有机肥,可以减少盐碱的危害。

2、配方肥千里星配方肥是县农业局技术专家根据我县稻区土壤养分条件和黑米的需肥规律生产的高效多功能配方肥。该肥料配方科学,施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一般每亩施40%配方肥40公斤加碳酸氢铵50公斤左右(或尿素15DD 20公斤)即可满足黑米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要。

3、施肥比例:旋耕前每亩施有机肥2DD3立方米,配方肥20公斤为基肥,移栽前施碳酸氢铵25公斤为表肥。追肥的原则应是前重、中控、后轻,以促进黑米前期提早生长、中期生长稳定、穗大、粒粒饱满、无杂粒。后期过早衰老。黑米返青后,分两批施碳酸氢铵20公斤、配方肥20公斤。 7月中旬晒田,不浇水、不施肥,以促根、分蘖,使稻株稍变黄。在黄化的基础上,7月底或8月初每亩施尿素5公斤作为穗肥,促进穗大、粒多。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稀土等,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标签:
  • 学习农作物种植
  •  
  • 农作物种植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