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双低油菜品种有哪些?


目前上海郊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双低油菜品种是“沪油15号”。此外还有“忽悠17号”、“忽悠杂1号”、“忽悠杂2号”、“合杂7号”、“湘农03号”等。

(1)“沪油15”

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双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的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该品种半冬、中熟,全生育期238天。

株型适中、紧凑,平均株高155-160厘米。具有8个以上的初级有效分支和约4个次级有效分支。单株有效果荚数约350个; “忽优15号”的角果细长,种子排列紧密,每角约20粒,千粒重约3.9克。果仁饱满,黑褐色,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菜籽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38%,芥子油苷含量19.0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该品种耐肥、耐倒伏,抗寒性强,抗菌核病,对病毒病有较强的抵抗力。果壳薄,落粒性好,应适时采收。缺点是防潮能力有一定不足,应加强沟渠系统,防止污渍发生。

(2)“沪油17”

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品种间(系)杂交和回交方法选育的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该品种半冬、中熟,全生育期238天。

“沪优17”株型较高,主花序较长。平均株高160厘米左右,初级有效枝数7-8个,次生有效枝数3-4个。单株有效角果近350粒,每荚粒数近20粒,千粒重4.2克。油菜籽籽油含量42.64%,芥酸含量0.68%,芥子油苷含量26.46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

该品种对核盘菌的抗性较强(与“上海油15”品种相似),其病毒病抗性略低于“上海油15”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长角果皮厚,不易开裂,适合机械采收。若采用人工采收,应推迟至全田85%-90%的枇杷变黄后采收。

(3)“沪油杂1号”

是上海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采用隐性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获得的我国首个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

株形适中,分枝低,主花序长。平均株高155厘米左右,初级有效枝数8个左右,次生有效枝数3-4个。每株有效结荚数约为370个。每荚果数较多,一般为20荚,1000荚重量为3.7克。菜籽含油量42.60%,芥酸含量0.31%,芥子油苷含量19.15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

该品种对菌核病的抵抗力较强,对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较强。抗倒伏能力一般,栽培时应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根系建立牢固,防止倒伏。长角果皮薄,完全成熟后会自然爆裂。成熟时应及时采收。

(4)“沪油杂2号”

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三系法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杂交品种。 2005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该品种半冬、中熟,全生育期238天。植株高大,分枝较高,主花序较长。平均株高170厘米左右,初生有效枝8-9个,次生有效枝4-5个。

单株有效荚数较多,可达400个,每荚18-19个,千荚重3.7-3.9克。菜籽含油量41.8%,芥酸含量1.17%,芥子油苷含量19.84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菌核能力,其抗菌核病、抗病毒能力均优于“沪优15”品种。

“虎油杂2号”虽然株型高大,但抗倒伏能力强。栽培方面,应提前适量施春季苔藓肥,控制株高,防止营养过度生长。

(5)“核杂7号”

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双低甘蓝核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 2003年、2004年分别通过上海市和国家审批。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双低显性核不育三系杂交品种。 “禾杂7号”品种半冬、中熟,全生育期240天,比“沪优15”品种长1-2天。

株形较高,主花序较长。平均株高160厘米左右,初生有效枝8个,次生有效枝多达5-6个。单株有效荚数多,达到400多个,每荚18-20个,千荚重3.7克左右。

菜籽含油量41.11%,芥酸含量2.68%,硫苷含量21.55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对核盘菌和病毒病的抗性略低于“沪优15”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栽培中应加强病虫害特别是核盘菌的防治。

(6)“向农03”

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三系杂种。 2007年通过上海市和国家审批。该品种半冬、中熟,全生育期约239天。植株高大,主花序长。平均株高168厘米左右,初生有效枝8个,次生有效枝多达5.5-6个。

“湘农03”单株有效长角果较多,达到380粒左右,每荚含果数20粒左右,千粒重4.3-4.4克。菜籽含油量42.60%,芥酸含量1.50%,芥子油苷含量18.40微摩尔/克,符合国家双低标准。

“湘农03”国家区域试验抗病性评价综合评价了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高抗性。其抗寒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栽培方面,应提前适量施春季苔藓肥,控制株高,防止营养体过度生长和倒伏。

标签:
  • 种植技巧
  •  
  • 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油菜高产育苗技术
    油菜高产育苗技术
    油菜育苗移栽是油菜栽培的主要种植方法。秧苗移栽不仅可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