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沙门氏菌病的类型、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


羊沙门氏菌病是羊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流产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其特点是羊腹泻、怀孕羊流产。本文介绍了羊沙门氏菌病的类型、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及发病规律

羊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属于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

羊沙门氏菌病全年均可发生,各年龄段的畜禽均可感染。主要由消化道感染引起,也可通过交配等途径感染。各种不良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因动物的年龄、应激因素和入侵途径而异。

二、羊沙门氏菌病的类型与症状

1. 羊痢副伤寒

多见于15-20日龄的羔羊。发病初期,情绪低落,体温升高至4040,低头驼背,食欲减退或拒食。身体虚弱,憔悴不堪,躺在地上不能动弹,1-5天内死亡。

病羔大多出现腹痛、腹泻,排出大量灰黄色糊状粪便,并很快出现脱水、眼球凹陷、体力减弱等症状。有的病羔出现气短、流鼻涕、咳嗽等症状。

2.流产型副伤寒

流产在怀孕最后两个月更为常见。流产前,病羊体温升至4041,厌食、情绪低落。部分羊出现腹泻症状,阴道分泌物流出。

病羊产下的活羔羊体质比较虚弱,不吃奶,可能会腹泻。它们通常会在1-7 天内死亡。病羊伴有肠炎、胃肠炎和败血症。

三、羊沙门氏菌病的病理变化特点

腹泻的羊,可见病羊消瘦。皱胃和肠道是空的,粘膜充血,溶解的内容物稀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脏充血,肾皮质和心内膜有小出血点。

流产的羊是死产或初产羔羊在几天内死亡,表现出脓毒性病变。组织水肿、充血、肝脾肿大、灰白坏死。胎盘水肿、出血。患有急性子宫炎、流产或死产的母羊子宫肿胀,有坏死组织、渗出物和胎盘滞留。

四、羊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预防本病: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消除传染源。

防治本病:用土霉素或新霉素,30-50mg/kg羔羊体重,口服,每日3次。成年羊1030mg/kg体重,每日2次,肌内或静脉注射。

标签:
  • 养羊教程
  •  
  • 养羊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小鸡怎么孵化
    小鸡怎么孵化
    1.准备工具:准备一个大盒子和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满棉花。2.
    小鸡可以吃什么食物
    小鸡可以吃什么食物
    1.小米,营养丰富,吃了可以给鸡补充能量。2、面包,质地嫩滑
    什么草可以长期喂鸡
    什么草可以长期喂鸡
    1.菊苣草可以为鸡提供丰富的蛋白质。2.黑麦草,切碎后拌入
    鸡粪如何发酵
    鸡粪如何发酵
    发酵鸡粪时,需要将鸡粪与玉米粉、麦麸、发酵剂、米糠混合
    鸡苗分公母的最佳方法
    鸡苗分公母的最佳方法
    1.观察屁股:观察鸡苗的肛门内是否有小肉点。2.观察神态:双
    珍珠鸡公母怎么分别
    珍珠鸡公母怎么分别
    雌雄珍珠鸡可以通过外貌来区分,其中雄性珍珠鸡的头饰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