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小龙虾常见疾病汇总(图解)


烂壳病

症状:患病虾壳上有明显的溃烂斑,呈灰白色,溃烂严重时呈黑色,出现凹陷斑和空洞,最终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粘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引起。

烂尾病

症状: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疡从边缘向中间发展。感染严重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脱落。

病因:小龙虾受伤、被食人或被几丁质分解菌感染。

肠炎病

症状:小龙虾肠道内无食物,有气泡,肠线区蓝色素过度堆积,伴有肝脏萎缩,颜色发白,变浅,保护膜不清晰。在感染初期,小龙虾会表现出失食,会逐渐向浅水区、水生植物、岸边等靠近。他们的应激能力就会减弱。人不逃就会趴在岸上,活动缓慢,消化道肿胀充血,最终随着病情的发展而死亡。

病因: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继发性或原发性弧菌感染引起。

出血病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肛门红肿,不久即死亡。

病因:由气单胞菌引起。

腹水病

症状:病虾头部和胸部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在水池边的草丛里爬行,无法进食,最后死在水池边的浅滩上。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继发或原发弧菌感染。

黑鳃病

症状:鳃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瓣萎缩,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无法动弹,大多在池底缓慢爬行,停止进食。病成虾常浮出水面或附着软壳病,不入洞穴,行动缓慢。病虾往往躺在岸边一动不动,最后因为呼吸困难慢慢死去。

病因:虾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原真菌中的一知半解真菌。该病是由于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孢菌大量繁殖,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或眼球上而引起的。

瘟疫病

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附肢和腿柄基部可见丝状真菌。病原体侵入龙虾,攻击中枢神经系统,迅速损害运动功能。病虾行动迟缓,活动减弱或异常,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亡。

病因:由真菌引起。

水霉病

症状:病虾体表附着一种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病虾一般很少活动,不取食,不入穴。

病因:水霉菌感染所致。

白斑综合症

症状:虾活动减少,无法上草,摄食量减少,体内积液,颅壳易剥落,肝胰脏颜色变白,死亡人数迅速上升。病虾生命力低,附肢弱,无法支撑身体,应激能力弱,多分布在池塘附近。病虾体色比健康虾深,部分虾胸甲上有黄白色斑点。解剖显示,胃肠道是空的,部分病虾出现腮黑的症状,部分虾尾肌肉发红或浑浊。

病因: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

纤毛虫病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垢,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使小龙虾活动减弱,食欲下降。

病因:它是由

软壳病

症状:虾壳软而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差,觅食不旺,拒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整个虾壳薄而软。

病因:钙摄入不足,或光照不足减少了钙的转化,长期低pH,池塘底部淤泥过厚,都可能引起龙虾软壳病。虾苗密度过大,长期用单一饵料投喂,也会导致此病。

脱壳不遂

症状:病虾头、胸、腹交界处有裂痕,全身发黑。

原因:生长的水体缺少一些元素。

畸形病

症状:病虾身体弯曲,部分尾部弯曲,部分尾部萎缩,部分附肢弯曲甚至残缺。幼虫趋光性差,活动能力弱,大多沉入水底,蜕壳非常困难。

病因:池水重金属盐类过多,缺乏某些营养元素,或被认为是损伤。

标签:
  • 小龙虾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养龙虾需要什么条件和技术
    虾苗的选择:在当地购买优良的虾苗,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防风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
    养殖环境:养殖澳洲龙虾时,水温要保持在24-42度之间,溶解氧
    如何养龙虾
    如何养龙虾
    1.池塘条件:保证水质透明清澈,水深1m左右。2.施基肥:每亩施
    小龙虾怎么养
    小龙虾怎么养
    建设地点:养殖小龙虾时,选择水资源丰富的池塘建设养殖场地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敌害的防治
    鱼苗常见的敌人包括甲虫、水螅、蜈蚣和小龙虾。甲虫可以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龙虾多久可以长大
    在自然环境中,龙虾一般在生长6-12个月后达到性成熟。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