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猪的疾病越来越复杂,主要是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仔猪因病毒性疾病后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而死亡,尤其是在保育中后期,因此如何在保育中饲养仔猪成为许多养猪场的难题。

1.进入猪体内前的准备

进入育婴室前,应将育婴室的食槽、地面、窗户、墙壁等彻底清洗消毒,待猪闲置3-5天后方可让其进入。猪舍消毒闲置期间,要抓紧修复圈舍、门窗,疏通舍内外明沟暗渠,对舍内饲料槽、保温箱、场地等设施进行卫生安全处理。猪圈的温度应严格控制在28~30。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调节猪舍内的小气候。寒冷季节要提高温度保暖,加强通风,排出猪圈有害气体。

2保护猪的营养控制

因为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并不完善,对饲料的营养和原料成分极其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择消化率高、营养浓度高的日粮,以防止消化不良,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在饲养保育猪的过程中,应记录各种饲料的投喂时间,以保证饲料槽内的连续投喂。仔猪入房后要供给温水,特别是前三天,仔猪的耗水量要保持在1L/头,以后要增加耗水量,直到仔猪体重达到10kg,每天的耗水量为1.5 ~ 2.0L . l,如果仔猪饮水不足,采食量会受到影响,生长速度会减慢。此外,为了减轻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通常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葡萄糖、钠钾盐等电解质或抗生素,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率。饲料应逐渐转移。仔猪入房后,用乳猪饲料喂养7天,然后逐渐减少乳猪饲料的用量,直至全部使用仔猪饲料,避免因突然更换饲料而引起胃肠不适,使保育猪顺利度过保育期。

保护猪的喂食时间和次数要固定,一般一天6次。猪要喂粉养护,建议自由采食。同时,为了避免因饲养方式改变而引起的暴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仔猪断奶后7-14天要限量喂养,3周后再自由喂养。

3保护猪的环境控制

(1)仔猪断奶后一周的环境温度应为27~25,以后每周降温2,逐渐降至21。湿度为55%~65%。保育用猪的饲养密度要合理,过高的饲养密度不仅会增加仔猪咬耳咬尾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且大量的H2S和NH3气体会导致舍内空气质量下降,仔猪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15~20头仔猪适合规模化猪场。

(2)仔猪断奶后不要直接转育婴室,而要转母猪,仔猪在转育婴室前要在原圈饲养一周。转移前七天,检查棚内饲料槽、排粪设施是否完好,并彻底消毒。转移后一周内,保护猪的采食、睡眠和排泄都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根据仔猪的体重、年龄和胎次,对体重和年龄相近的仔猪进行合理分组。不同来源的仔猪要分栏饲养,每窝体质差、体重低的仔猪要分组饲养。经常观察仔猪的活动、粪便和采食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卫生,为仔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4.秋冬季节保护猪饲养管理的五大要点。

在秋季和冬季,气温开始下降,气温差

断奶仔猪进入育婴室,每头猪占地0.5平方米。但随着仔猪的长大,50日龄时会进行高密度饲养。这时候就要把长势不好的猪分到另一个空栏里进行特殊照顾,既降低了饲养密度,又提高了群体均匀度。

3)做好免疫工作。

猪瘟、伪狂犬病和口蹄疫疫苗在保护阶段是必不可少的。55日龄左右进行猪瘟二次免疫;伪狂犬病疫苗滴鼻三天后可以不免疫,如果是重疫区,45日龄可以免疫两次。口蹄疫疫苗在60-70日龄接种第一次,以后一个月两次。

4)斜槽的设计

饲料槽和饲料过渡槽的设计要使猪容易吃到饲料,避免猪爬进饲料槽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以免被饲料槽卡住。饲料的过渡要循序渐进,转周仍要使用饲养料。一周后要更换饲养材料,一天25%,第二天50%,第三天75%,第四天全部。

5)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主要针对苗圃不稳定的养猪场,苗圃内经常出现消瘦、毛糙、咳嗽等症状的猪。建议在做好疫苗的同时,加入药品进行保健。建议添加中药补中益气散提高猪的免疫力。恩诺沙星是西药,可以防治呼吸道疾病和肠道感染。

标签:
  • 养殖经验经验
  •  
  • 养殖用药
  • 更多栏目最新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猪不吃食没精神躺着怎么办
    打针:猪不吃饲料,可能是发烧引起的。将药物连续注射到肌肉
    公猪怎么配的
    公猪怎么配的
    1.繁殖地:交配地应平坦安静,周围无任何突出的尖锐物体。2.
    猪吃啥
    猪吃啥
    猪是杂食动物,吃青草、草籽、浆果、红薯、甘薯、蔬菜、谷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合圈怎么防止猪打架
    为了防止关圈时猪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醋或酒精溶液,掩盖猪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及方法
    母猪的配种时间和方法母猪繁殖是保证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猪心怎么洗才干净
    用清水冲洗猪心外面。如果难以清洗,将猪心放入面粉中,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