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的鉴别方法


【药源鉴别】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北沙参的干燥根。施密特前Miq。因其主产于我国北方沿海沙地,与沙参功效相似,故名北沙参。

【药材史料考证】沙参本来并无南北之分。直到明清时期,南、北沙参的名称才逐渐出现在《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本草真义》中。然而,大多数都没有详细描述,因此很难确定它们的植物来源。 《本草纲目》云:“沙参有北、南二种。北者性硬,性寒,南者性弱,无力。”上述“北者质地坚硬”,与当今药用沙参的质地是一致的。

曹秉章在《补伪药文》中记载:“据沙参,产于山东日照、古墩、莱阳、海南等县,以海南所产者为佳,条细而坚,皮光滑,色洁白润泽;莱阳的质地稍松,皮稍粗糙,白黄色也不错;日照、古墩的松条粗,皮粗糙发黄。广东产的松木质地粗糙,质地坚硬,表皮粗糙,呈杏黄色。台湾、福建、湖广的则粗而粗糙,最差。根据上述本草的来源和形态研究,与沙参目前的药用用途是一致的。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主根细长,长达30厘米,疏生分枝。茎下部埋于沙中,上部露出地面,直立,不分枝。基生叶叶柄长12厘米,基部有宽鞘,边缘膜质;叶革质,卵圆形或宽三角卵形,一至三背三出裂,裂片排列成羽状,卵形。长1.56厘米,宽14厘米,顶端圆形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茎上部的叶子不裂,椭圆形,边缘有三角圆形锯齿。复伞形花序顶部有浓密的灰棕色毛;总苞不存在或存在;伞有10至20根辐条,长1至2厘米,长短不等;小总苞片8至12个,披针形;每伞状,花序有15至20朵花,被绒毛; 5 萼齿,窄三角披针形,疏生毛;花瓣5片,白色,先端向内折叠;雄蕊5个,花丝向内弯曲;子房下位,花柱基部平圆锥形,花柱2浅裂。双挂果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可达1厘米。果肋有木栓质翅,并覆盖有棕色粗毛。分果断面呈扁卵形,有5条棱,连合面平坦,有许多油管连成1圈,胚乳腹面稍凹。花期为5月至7月,果期为6月至8月。

【药材性状鉴别】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5cm,直径4-12mm。表面淡黄白色,稍粗糙,偶有残皮,未去皮表面呈黄棕色。通体有细纵皱纹和沟纹,还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部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稍粗,下部渐细。它很脆,容易折断。断面皮浅黄白色,木质黄色。有特异气味,味微甜。

【药材显微鉴别】 横断面:皮层由数排薄壁细胞组成,有散在的分泌道。不要去除可见的软木层。韧皮部宽阔,有明显的射线;外筛管组破碎成条;分泌道呈散列状,直径2065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有58个分泌细胞。形成层环。木质部射线宽2至5行细胞;器皿多呈“V”字形排列;薄壁细胞有模糊的淀粉粒。

标签:
  • 学习药材鉴别
  •  
  • 药材鉴别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辨清野山参
    辨清野山参
    野山参是地球第三纪的孑遗物种,对于保存种源基因具有极其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