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过后天渐寒 补肾护阳是根本


百花齐放、雪花随风,我百看不厌,更愿意怀念林山。悲伤的人在书窗下,突然有一阵寒意。今天,我们迎来了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古书《群芳谱》云:“小雪冷则下雪,地不够冷则雪不重”。这段时间,天气逐渐变冷,“小雪”节气成为寒冷开始的标志。北方地区土壤结冰,南方地区初霜初霜,大自然呈现出“大露大霜”的景象。这个节气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安排

小雪季节的起居养生要适应四时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保持起居规律,有利于阳气的储存和精气的补充。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衣保暖。冬天,只要穿得暖和就可以了。中医认为“头为诸阳经之会点”。头部是诸阳经脉的交汇处。重要穴位很多,要注意头部保暖。中老年人外出时可以戴上保暖帽子,防止风寒侵袭头部,引起头痛等症状。另外,如果室温过高、湿度过低,也会引起身体不适。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用湿拖把拖地来调节室内湿度。

2、饮食调整

小雪节气是寒潮频繁、冷空气运动强烈的节气。为了御寒保暖,市面上出现了各种荤菜、药膳、火锅。按照传统养生观念,应该多吃温性食物。但如今,随着暖气、空调等供暖设施的广泛使用,人们普遍在室温较高的室内生活、学习或工作。他们穿的衣服多,活动的少。炎热的室内环境很容易造成体内热量积聚。饮食方面,建议多吃清火润燥之品,如白萝卜、大白菜、菠菜、黑木耳、甘蔗、豆腐等。

3、体育摄影

小雪季节,天气寒冷,人们不愿外出活动。久坐很容易导致血液堵塞或脂肪堆积。因此,小雪季节适当锻炼身体还是很有必要的。中医有“运动生阳”的说法。运动可以循环气血,从而改善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氧,使人精力充沛,预防冬季感冒。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日出后或下午,避免在大风、严寒、大雪、雾露等天气进行锻炼。

4. 中医艾灸及穴位保健

冬季寒湿盛行,侵袭人体,损害脏腑经络。我们可以通过艾灸来祛寒、祛湿、温经、疏通经络。下面介绍一些用于保健治疗的艾灸穴位。

肾俞穴: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之一。它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距1.5寸。艾灸此穴可壮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

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四指宽)处。是女性温暖腹部和子宫的一大穴位。经常艾灸关元穴,可以温阳益气,温经通络,祛瘀散结,益气补中。角色。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督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和穴,胃的下和穴。脾胃为后天生命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是补脾胃、益气血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温阳散寒。最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阳虚恶寒的人食用。艾灸足三里一方面可以改善足部怕冷的症状,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是保健、保暖、护阳的要穴。

5、艾灸操作方法

常用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上述穴位,距皮肤23厘米,使局部有温热舒适的感觉,无烧灼痛感。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直至皮肤潮红为止。不宜时间过长或距离过近,以免烫伤。注意,饭后、喝水后不宜艾灸,大汗时也不宜艾灸。艾灸后毛孔会松弛,所以不宜立即外出。半小时内不宜洗澡,以免身体虚弱时冷空气进入。

标签:
  • 药材养生方法
  •  
  • 学习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