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嗓”、“水泥鼻”……中医解决方法来了!别只知道“喝热水”


发烧、头痛、咽痛、咽干……“阳”后症状很难缓解吗?

广东省中医药局委托省中医药救治服务质控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定《2022年冬季疫情高发期广东省中医药护理指南》。

根据“防病正气、防邪”的中医理念,制定了相应的保健建议。

对于不舒服的症状,我们可以这样缓解——

注重食物和营养

美味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适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食谱呢?怎么做?

第一步:自我诊断“寒热”

在选择营养配方之前,我们可以通过自检舌头和临床症状来辨别寒热。

舌淡、肥大或湿润,有齿痕,怕风怕冷,手脚微温,多为寒性体质;口干、口苦、目赤、手温、舌红、舌面干燥,属热体质。

第2 步:选择政党

当我们因感染COVID-19而在家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参考以下食谱,在饮食中选择汤、茶或粥来帮助康复。

发烧

寒性体质食疗

姜枣陈皮散寒汤

组成:生姜12克(约3-4片)、红枣2-3颗、哈密瓜陈皮5克、北葱白段3片、洋葱50克、香菜20克。

用法:生姜切丝,陈皮切细条,红枣去核,大葱切小段,洋葱切丝,香菜切段。生姜、红枣、陈皮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入葱,将洋葱和香菜煮5-5分钟。 10分钟,盐少许,热汤一次性喝完,服后保温。

功效:疏风、解表、散寒。

祛风祛表茶

组成:白茶3克,去皮生姜3片,陈皮1瓣,鲜柠檬1-2片。

用法:将白茶、生姜、陈皮一起煮10分钟。最后,加入柠檬代替茶冲泡热饮。如有必要,可再次煮沸后再饮用。

功效:疏风、和胃、缓解症状。

黑糖姜茶

组成:红糖15-20克,生姜15克,白茶3克。

用法:生姜切细,加白茶、红糖,用开水冲泡,或共煮10分钟,趁热饮用。

功效:祛风散寒,缓解症状。

解表粥

组成:大米50克,新鲜带须洋葱7-8个(去白色部分),生姜5片,陈醋适量。

用法:先将水烧开,然后加入米和姜煮30分钟,然后加入葱煮至米熟。最后加入5-10毫升陈醋,搅拌均匀,调味即可趁热食用。

功效:解表散寒,益气和中。

热性体质食疗

萝卜芹菜豆腐汤

组成:白萝卜150克,芹菜50克,香菜30克,豆腐半块,生姜15克,黄豆30克。如果胃口好的话,可以加50克瘦猪肉。

用法:将白萝卜、生姜、黄豆煮45分钟。然后加入芹菜、香菜、豆腐、瘦肉丝煮5分钟。汤可以趁热喝。

功效:疏散风热,降火通便。

喉咙痛、口干

橘子饮料

组成:咸柑橘1-2个,加少许新鲜柠檬汁,加少许蜂蜜。

用法:将咸柑橘捣碎,用沸水浸泡,加柠檬汁、蜂蜜分次饮用。

功效:清咽润喉。

马蹄甘蔗饮

组成:荸荠5个,甘蔗250克,胡萝卜300克,生姜3片。

用法:将荸荠、甘蔗、胡萝卜切成丁,加适量水煮沸30分钟。

功效:生津润燥。

水果茶

组成:苹果1个、梨1个,加陈皮少许、菊花2-3朵、生姜1片。

用法:将水果切块,加入其他材料,煮20分钟。可以热饮,也适合儿童饮用。

功效:清咽润喉。

黑梅饮

组成:黑梅1个,甘草3克,新鲜薄荷叶2-3片。

用法:用开水泡服。

功效:润喉生津。

咳嗽

蒸橙子

材料:新鲜橙子1个。

用法:将新鲜橙子的中上1/4处剪去橙盖。如果你是怕冷的人,加2片生姜。性热者可适量添加雪梨。盖上橙盖,冷水蒸15分钟。打开盖子后,喝橙汁,吃橙子。肉。

功效:止咳润喉。

冷金紫洋葱

组成:鲜金5克,鲜紫苏叶3片,洋葱50克,姜末少许。

用法:将洋葱焯水切丝,金不换、紫苏叶切细片,拌入姜末,加适量盐、醋、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祛风、利咽、醒胃。

头和身体都很重

紫苏薄荷姜茶

组成:紫苏叶3克,薄荷叶3克,白茶3克,生姜3片,陈皮1瓣。

使用方法:将所有材料加入沸水,烘烤5分钟。

功效:舒缓表层、除湿。

鼻塞且分泌物清亮

洋葱汤

材料:鸡胸肉200克,香菜30克,北白葱1/2根,葱丝,姜少许。

用法:鸡胸肉和姜加水煮10分钟。将鸡胸肉撕成丝。加入洋葱,煮3 分钟。加入香菜和葱调味。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

鼻子干燥并有黄色粘液

菊花菱角汤

组成:鸡蛋1个,荸荠250克,胡萝卜100克,食用菊花3-5朵,荸荠粉、冰糖适量。

用法:将荸荠、胡萝卜放入沸水中煮10分钟。然后加水调成淀粉浆,慢慢加入锅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泡好的菊花并调味。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

恶心和食欲不振

肉末粥

组成:瘦肉末50克,大米50克,姜丝,紫苏丝,油、盐少许。

用法:大米加水煮30分钟,加入油盐腌制好的瘦肉末,加入姜丝、紫苏丝煮2分钟。

功效:健脾,开胃止呕。

防范措施:

1.对上述成分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以上食疗方仅供广大民众作为预防性治疗,以帮助在症状出现初期合理饮食。当症状持续存在时,请及时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使用外部治疗

除了饮食治疗外,足部按摩、穴位按摩、刮痧、热敷等外治也能缓解症状~

发病初期泡脚

疾病初期,出现恶寒、头痛、鼻塞或微热等症状时,可以选择足底按摩法。

泡脚配方:取艾叶30克,带皮生姜100克,煮沸10分钟,让水温降至(40-43)左右,泡脚15分钟或至额头、背部微微出汗,然后盖上衣服和被子,安静地躺下。

此法可以通过清阳缓解症状来缓解不适症状。

注意:水温并不是越热越好。请不要超过45,以防烫伤。饥饿或饱腹时不宜洗脚。药液应在脚踝以上。洗脚后可以喝适量的温水。

不宜使用人群: (1)患有肿瘤、心肌梗塞、严重高血压、精神疾病等严重疾病的人; (2)沐浴时局部皮肤损伤的人; (3)对该液体过敏者不宜使用; (4)糖尿病足患者。

喉咙痛和穴位受压

对于阳气郁结引起的恶寒、发热、咽痛等症状,以下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让阳气外流,缓解症状。

绍商

定位方法: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按摩方法:用指压穴位5分钟,双手交替,每日2次。注意压力,防止皮肤损伤。

商阳

定位方法:手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按摩方法:用指压穴位5分钟,双手交替,每日2次。注意压力,防止皮肤损伤。

关冲

定位方法: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按摩方法:用指压穴位5分钟,双手交替,每日2次。注意压力,防止皮肤损伤。

合谷

定位方法:在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或者干脆选穴,用一只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露出虎口的指蹼边缘,取穴在下拇指尖。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按压5分钟,双手交替,以疼痛为宜的压力按压,每日2-3次。

邱旭

定位方法:取外踝前下缘、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一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按压5分钟,双手交替,以疼痛为宜的压力按压,每日2-3次。

刮痧治疗头痛和困惑

如果遇到头痛症状,可以用刮痧头部或用按摩梳梳理头部,重点针对双颞胆经,每次5-10分钟,以热敷头皮,缓解痛点。可以有效缓解头痛。

如果发烧,可以增加椎骨、膻中刮痧的量。

当大椎穴放低时,可以看到颈背交界处有一块高高突出的椎骨,这就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是此穴。每次用此穴5-10分钟,直至痧症状解除。它可以缓解发烧和发冷等症状。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每次应按摩5-10分钟,直至痧发作。可缓解胸闷、郁滞、恶心等症状。

热敷身体怕冷的穴位

身体怕冷时,可在热布袋中加入海盐,热敷大椎、八髎15-20分钟,让身体微汗,每日两次。

八髎穴位于腰骶部,与骶后孔相对。

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穴分别位于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从左到右分布,共八穴。

标签:
  • 药材养生方法
  •  
  • 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