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的简介和炮制方法


巴戟天简介

【药品名称】巴戟天

【别名】巴戟天、巴戟天、吉田、巴戟肉、鸡肠风、猫肠筋、兔肠

鸡眼藤(种子植物名)、微叶藤(广州植物名)、海巴戟(海南植物志)、白眼藤(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土藤、麸藤(海南) 图版47 :3-5[1]

【英文名称】Indianmulberry(根)、Medicalindianmulberry、MedicalIndianmulberryRoot、MedicalIndionmulberryRoot、MorindaRoot

【拉丁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

【植物拉丁名】Morinda officinalisHow。

【药材基本来源】 茜草科双子叶植物巴戟天的根。

【科属】茜草科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化肌肉和骨骼

【功能分类】滋补药;祛风药

【主治】肾虚阳痿;遗精和早泄;小腹冷痛;排尿失禁;宫寒不孕;风寒湿痹;腰膝酸软无力;风湿肢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或散;也可浸酒或熬成膏。医学教育网搜索|搜索排序

【注意事项】阴虚火盛者不宜服用。

【附方】赞玉丹《净月全书》:补肾壮阳。玉淋丸《经验方》:男性不孕症,女性不孕症。肉苁蓉荣补虚益气方《急千金方》:五脏虚;金刚丸“章十益通”:肾虚、肾功能不全[2]

产地及分布:产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省区。生于平原路边、沟渠等灌木丛中或平躺在裸地上;也常见于丘陵灌木丛或稀疏森林下,但通常不分布于山地森林中。分布于菲律宾、越南。

药材来源:为茜草科双子叶药用植物巴戟天的根。

采收与储藏:种植6-7年即可采收。秋季、冬季挖掘。挖出后,挑出肉质根,洗去泥沙,晒干至50%60%干,用水棍轻轻压平,然后晒干。

制备方法:

1、巴戟天:除去杂质,用热水浸泡,趁热去掉木芯,切段,晒干。

2、烤巴戟天:取甘草,捣碎,放入锅中加水熬汤。去掉甘草渣,加入洗净的巴戟天,煮至软可抽出木芯(此时剩汤不能太多),取出,边煮边去掉木芯将其在阳光下加热并干燥。 (每100公斤巴戟天用6公斤、4两甘草)

3、盐巴巴戟:取干净的巴戟天,用盐水拌匀,蒸透,除去木芯,晒干。 (每100公斤巴戟天用食盐2公斤,加适量开水溶解澄清)

4、用巴戟天时,先用枸杞汤浸泡一晚,至稍软后沥干,再用酒浸泡片刻,再次沥干,与菊花一起煮至褐色,捞出菊花,然后用布擦干。 5、酒浸一夜,锉烤入药。如果急用,只需将其浸泡在温水中使其软化并除去木芯即可。

上一篇:山柰的加工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何首乌的采集与加工
何首乌的采集与加工
何首乌又名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面红棕色或红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