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存放越陈越好,是真的吗?


中药存放时间越长越好吗?

中医有句话,有些中药存放越久越好。曾有《六陈歌》曰:“枳壳、陈皮、半夏、麻黄、枸杞、山茱萸,六味药宜久陈,若入药,则效神奇。”这首歌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总结。

最早提出陈皮、半夏应长期使用的是南北朝中医专家陶弘景。陈皮又名橘子皮,气味浓烈,有刺激性。服用时可能会引起毒性和不良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储存和加工,挥发油含量大大降低,而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会相对增加。这时只有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一些毒性和不良反应才会减轻或消失。因此,只有采集3年以上的陈皮才能称为陈皮。药用时,以陈年时间较长的为最佳。元代著名医学家王好古说:“橘子皮日久颜色红者为佳,故称红皮、陈皮。”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气止呕的功效。生用可消疖肿。毒性较大,易刺激消化道粘膜。放置时间久了,其干燥性和浓烈性会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得越来越弱,毒性反应也会减少,从而不太可能出现副作用。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济菊方》。它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故名二陈。后来《唐本草》又补充说,枳壳、麻黄、狼毒、山茱萸四种药材宜长期保存。 《雷证本草》对此进行了总结,正式提出了“六陈”理论,至今仍在沿用。

然而,中医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好。即使是“六老”中药也不能无限期保存,否则药物就会失去药效。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于气、味。六辰药的气性很强,刺激性大,服用时很容易产生副作用。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副作用,以上六种药物必须放置一段时间,让药气逐渐挥发,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六陈”说自提出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时期,随着使用的中药种类不断增加,应长期使用的中药种类也不断扩大,已经超过了六种。阿胶是补血益气的常用药。它由胶原蛋白及其部分水解物组成。它基本上是蛋白质。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此外,还含有氮、钙、灰分等,具有滋阴润燥、养血补气、止血安胎的功效。

自古就有阿胶越陈越香的说法。一位患者家里存放了近20年的阿胶,让我帮他配药。当我打开盒子的盖子时,一股浓烈的气味扑面而来,胶块变得暗淡无光,轻轻一按就变成了碎片。我告诉他,这种阿胶已经变质了,不能再用了。他疑惑地问道:“不是都说阿胶越老越好吗?”我说这都是误会,阿胶不能无限期保存,也不代表越久越好。更好。

由于工艺限制,新制作的阿胶中可能含有极少量原料加工过程中残留的三甲胺、尸胺、吲哚等小分子含氮物质。如果此时服用,很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甚至血压不稳定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俗称“火毒”。因此,新生产的阿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使其挥发和降低这些含氮物质的含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保存时间最好在一年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五年。如果保存时间过长,胶原蛋白会变脆、变性,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变质而无法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有些中药,如芦根、白茅、生地、石斛、青果、麦冬、沙参等,新鲜的比陈化时间较长的中药效果更佳。这些鲜药味甘而不烈,无刺激性。另外,它们含有较多的汁液,所以用来清热、滋阴、生津。

由上不难看出,有些中药入药前最好保存一段时间,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少,但不能无限期保存;而有些中药不适合长期保存,有保质期或保质期,最好还是新鲜使用。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性辨证,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何首乌的采集与加工
何首乌的采集与加工
何首乌又名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面红棕色或红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