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曹德旺,为什么制造业产业链一定要留在中国?


核心观点:

1.全球产业链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疫情过后,要防止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的可能,需求也可能会大幅减少。出口订单减少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解决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订单,或许不在于资金流。

2.疫情过后,各国开始构建更加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将是趋势,会有反全球化的影子。但是,每个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构建独立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全球产业链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可逆的变化。全球产业链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与中国脱钩。

如果没有防疫材料等传统制造业,我们也会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必须有一个长期繁荣的传统产业,否则中国的经济不会独立。

这场危机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寻求下一步的发展。不要在意现在GDP的增长率,要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第一目标。

全球疫情尚未达到转折点。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国家高层近日表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疫情波及全球,中国出口承压。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是否应该拯救企业,尤其是出口外贸的企业?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曹认为,中国企业这次遇到的危机与以往的危机完全不同。正是受疫情影响的国外订单减少导致经营压力增大。如何拯救企业考验着政府的智慧。“政府救助企业,一定要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以考虑普惠性政策,比如疫情期间取消企业增值税,允许大企业使用免折旧费等。”

疫情不仅改变了微观企业的命运,也重构了全球经济政治秩序。在曹看来,疫情过后,各国着手打造更加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将是一个趋势。也许逆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会成为定局。“但短期内,每个国家都难以构建独立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全球产业链也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可逆的变化。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制造业成本上升,部分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在曹看来,中国必须有一个长期繁荣的传统产业,而且这些企业必须保留,否则中国经济无法实现独立。

目前,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曹认为,此次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危机非常特殊,相信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经济受进出口影响很大,必须未雨绸缪。活着才是硬道理。我们首先要能够生存,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企业管理层应带头降薪。

新京报:福耀近期通过超短融资券融资4亿元,维持正常经营发展。在国内国际疫情的双重冲击下,福耀还能活下来吗?

曹:随着疫情的影响,公司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但福耀的负债率一直很低,不存在乱投资的情况。我相信这次我们可以坚持过去。现在,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第一季度的业绩仍然勉强。

新京报:国内外疫情的双重影响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有多大?

曹:当国内疫情蔓延时,中国已经停产两个月。现在海外疫情蔓延,我们要陪整个w

新京报:你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曹:企业家首先要有自己的想法,努力自救,自保。优胜劣汰,创业者必须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思路。根据市场需要,如果要降薪,管理层要带头降,如果需要适当裁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补偿标准补偿给被裁员工。另外,企业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现金流,只有充足的现金流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正常运转。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反思总结。为什么我们企业经不起疫情的折腾?因为这些年很多企业都进行了多元化投资,现金流已经很紧张,很多企业受不了疫情的冲击,一下子就倒了。我们要记住,创业者要对自己经手的钱建立高度的责任感,不管是从银行借的,还是投资人投的,都是钱,都要无条件守护。

全球产业链的复苏

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新京报: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如何帮助企业,尤其是做外贸出口的企业。对此你怎么看?

曹:企业一旦破产,就很难恢复。中国的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创造了中国大部分的外汇。如果可能,应该给这个企业一些帮助。

但这一次,中国企业面临的危机与之前的危机完全不同,增加了拯救企业的难度:首先,全球供应链被切断,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疫情波及全球,海外市场需求萎缩。我们的产品卖给谁?长期来看,这次疫情过后,很多小工厂会倒,但这些小工厂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一旦倒闭,需要一个过程来重建。所以我相信全球产业链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第二,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世界各国政府花费大量财力救市。就像一个人得了重病,身体素质被摧毁,同时也增加了看病花钱的负担。疫情过后,要防止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的可能,需求也可能会大幅减少。而且现在飞机停飞,很多卸货的码头工人都回家了,我们生产的东西也很难运到国外。

出口订单减少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解决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订单,或许不在于资金流。单纯给钱解决不了企业订单需求下降的问题。政府在救助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我们政府深入研究和思考。

也有一些包容性的政策可以考虑。在税收方面,我们实行的是增值税制度,也就是说企业亏损就要交税。很多企业希望政府取消疫情期间企业的增值税,以减轻企业的亏损压力。另外,2008年美国在金融危机中救助企业的时候,修改了会计法,我觉得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借鉴。

新京报:中国还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转向内销能成为外向型企业的出路吗?

曹:这个估计也难。我们确实有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把最多的钱花在买房上。除了房子,大部分人大概没有太多真正的消费需求和支出。而且疫情还没有真正过去,消费会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都去了中国。

新京报:疫情暴露了全球产业链过长的风险。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会发生变化吗?

曹: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国都从全球化中受益,每个国家的产业链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嵌入全球产业链。但这次疫情之后,各国的不信任感会增加。相信各国会对产业链政策进行一些调整,各国开始构建更加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将是一个趋势。在全球产业链简化的趋势下,反全球化的影子就会出现。也许反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会成为定局,但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是巨大的伤害,对全球经济是巨大的灾难。

新京报: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全球产业链会不会加速与中国脱钩。

曹:疫情过后,各国都想建立独立完整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会简化。疫情过后,全球产业链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必须警惕全球产业链的去中国化。

但短期内,每个国家都难以构建独立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全球产业链也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可逆的变化。有些国家有能力构建独立的产业链,有些国家没有。即使是在美欧发达国家,疫情过后也不容易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过去几十年,美欧很多发达国家一直在实施去工业化政策,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现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几乎被淘汰,许多工业已经过时。如果要恢复制造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体系,难度很大。无论日韩,还是欧美,很多制造业企业的二代都不愿意接手工厂和制造业的运营,更愿意做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二是劳动力缺乏,去工业化导致年轻人从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制造业缺乏年轻工人。在美国和欧洲,最便宜的能源资源是电力、天然气等等,最贵的是人力成本。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第三,缺乏管理人才;第四,资金不足。此外,工会制度的存在和劳资关系的紧张阻碍了美国和欧洲制造业的发展,很难处理。这是因为两党的竞选机制和政纲是劳资关系紧张的主要来源,这个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

现在一些产业链转移到了东南亚,但是现在东南亚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基础设施差,——的破烂公路导致交通物流不畅,水电供应经常不稳定,在另一个地区重新建厂至少要两三年,这些都是企业要考虑的成本。

从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相互交叉。如果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与中国脱钩,会给双方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现在放眼全球,从俄罗斯、日本、韩国到欧美,只有我们中国勤劳的劳动者还在认真做事。

因此,短期内全球产业链很难找到替代中国的经济体或解决方案,全球产业链不可能也不会与中国脱钩。同时也要反思,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在上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失去原有的竞争力,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

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将导致国家竞争力的下降,这必须引起全体中国人民的反思。

没有传统制造业

中国经济无法实现独立。

新京报:也有很多人认为,已经转移到

我们中国和中国的企业太急功近利,往往把产业分为高端和低端。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是高端产业,而制造业意味着廉价劳动力和低端产业。然而,疫情爆发后,一款N95口罩在美国售价高达175美元,成为高端产品。从这里可以总结出,世界上只有品味低端的人,没有低端的行业。

通过这次疫情,我们也要反思,如果没有防疫材料等传统制造业,我们也会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必须有一个长期繁荣的传统产业,否则中国的经济不会独立。当然,疫情过后的中国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要重视传统制造业,还要掌握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就得受制于国外产业链。

同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很多所谓的高端产业根本无法发展。在我看来,互联网、芯片技术、大数据可以提高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效率。但如果没有制造业,高端产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就好像桌子上摆满了漂亮精致的刀叉。如果没有食物,这些刀叉会做什么?只能是个摆设。在国民经济中,每个行业谁也离不开谁,没有高端低端之分。各行业要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京报:如何留住这些企业?

曹:房地产投资过度导致银行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会流向房地产,推高制造业的成本。不再盲目搞房地产,就会留下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

这场危机史无前例。

我们必须首先生存下来。

新京报: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曹:疫情之下,航班停飞,国家城市关闭,整个世界乱成一团。——疫情彻底打乱了全球秩序。正因为全球供应链一直很乱,疫情的破坏力才这么大。这次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危机远远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类比,这次危机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我国经济受进出口影响较大,必须认识到面临的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必须未雨绸缪。生存才是硬道理。我们必须首先能够生存。解决了温饱之后,再寻求下一步的发展,然后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我们现在不关心GDP的增长率,我们应该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第一目标。

我现在最关心的是食物。我经历过食物困难,我知道饿是什么感觉。虽然我们的主食供应充足,但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禁止粮食出口,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同时要把资金向三农倾斜,以防万一。

新京报:感谢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

曹:我的观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我不是在考虑我自己的利益,我是在考虑我的国家。我担心我的国家。

我今年74岁了,我不知道我说这些做这些是不是在浪漫。但是我对这个国家很有感情。我认为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整个中国都应该提倡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一定要勒紧裤腰带,统一思想,跟着总书记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标签:
  • 成功经验
  •  
  • 赚钱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生产基地已全部复工
    专访GE段小缨:除武汉外,GE在华
    中国1-2月经济运行数据16日发布。受疫情影响,工业、投资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备迎接疫后消费反弹
    探路者王静:户外运动企业要准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挥5G在抗疫方面的技术优势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携手发
    高通中国董事长孟朴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专访鹏博士周思华:数字经济是
    借助“新基础设施”,5G、数字化、云服务成为新的风口。鹏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亏钱,不要错过良机”
    专访黑石董事长苏世民:“不要
    "市场是周期性的。"苏世民在他的书中写道,在他的职业生涯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让企业与国内创新链联接更紧密
    专访君实生物CEO李宁:科创板
    “过去十年,得益于中国科技创新生态的巨大变化,为‘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