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聚缩虫病的防治方法


   在我国的对虾人工育苗繁殖过程中,聚缩虫病是最常见的虾病之一。
   我们要多多的学习对虾养殖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合理解决,更好的提升对虾的养殖产量。
   对虾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在患聚缩虫病期间,其症状表现为:虾体表层覆盖一层絮状白毛,身体消瘦,活力大为减弱,或在池边不动,或在水中缓慢游动;趋光性很差,患病幼体极易沉入水底。聚缩虫群体较大,常附着在对虾幼体的头胸甲及腹中,呈粘滑毛状的附着物。在显微镜下检查,聚缩虫不仅覆盖在对虾幼体的表层,也附着在鳃上。当大量的聚缩虫附着在虾苗鳃丝上时,使鳃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阻碍气体交换,严重影响了对虾幼体的呼吸、活动及摄食,同时也延误了对虾幼体的发育变态,最终导致幼体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1)在育苗过程中,减少豆浆等代用饵料的投喂,在培育对虾幼体初期即无节幼体期,首先向培育池中接种单细胞浮游植物——硅藻、角毛藻等,每立方米水施生物有机肥5克,每天或隔天施肥1次,或每亩水面用利生素1千克。
   (2)加强对卤虫卵的消毒处理。每立方米水用50克的漂白粉溶液浸泡0.5-1小时,以杀死附着在卤虫卵壳的聚缩虫;或待卤虫无节幼体孵化后,将其幼体加热到50-60℃,时间5-10分钟,这样寄生在卤虫无节幼体的聚缩虫便被烫死。
   (3)大换水。发现蚤状幼体附着有聚缩虫后,立即用60目筛绢网箱进行大换水,日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1/3左右;糠虾幼体发现附着有聚缩虫后,立即采用40目筛绢网箱进行大换水,日换水量占全池的2/3左右;仔期发现有聚缩虫后应用20目筛绢网箱进行大换水,日换水量为全池的水量。
   大换水的目的是刺激对虾幼体尽快蜕壳,以蜕掉寄附在体表的聚缩虫,并排出池外。
标签:
  • 对虾养殖方法
  •  
  • 对虾养殖
  •  
  • 淡水养殖
  • 更多栏目最新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选址: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的池塘,并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
    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
    斑节对虾需要海水养殖。由于斑节对虾属于咸水,淡水养殖不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斑节对虾要从虾池建设、控水、饵料配制、温度控制等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斑节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形状不同:斑节对虾体表有黑褐色和土黄色的十字斑点花纹,刀
    虾有哪些品种
    虾有哪些品种
    樱桃虾:由中国台湾省出产的锯齿新米虾龙改良而成。皮皮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应设置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