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常见病败血症防治技术


   一、病原
养殖鳗鱼虽然赚钱,但是如果没有掌握鳗鱼相关的养殖知识和技巧,遇到某些突发状况就不知道如何合理解决,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病原系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
   二、症状
   病鳗体瘦,在水流缓慢处顺水游动,不摄食,体色变浅,鳃盖膜水肿、充血,鳃瓣膜水肿,色变浅,鳃丝呈烂鳃症状。严重时头部下颚及胸鳍、臀鳍充血,腹部膨胀,皮肤发红,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可见腹腔出现血水,内脏器官肿大,肝脏苍白色,胆囊黄色或无色,肾脏、脾脏发褐。
   三、流行与危害
   该病主要是在养殖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中发生,传染能力强,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高,给养殖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黑仔鳗和幼鳗发病率高,成鳗发病较低。主要在春末、夏、秋季节流行,冬季较少发病。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夏季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稳定,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投饵量适宜,勿使鳗鲡过量摄食,定期使用一些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定期使用水体消毒剂控制病原体数量。
   2.治疗
   ①食盐0.5~0.7毫克/升和土霉素3~6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②土霉素20~30毫克/升或氟苯尼考5~8毫克/升浸泡病鳗24~36小时后换水,重新加药,连续处理2次。以上处理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连续投喂10天。
标签:
  • 鳗鱼养殖方法
  •  
  • 淡水养殖
  •  
  • 鳗鱼养殖技技术
  • 更多栏目最新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单鳃病日益增加 只有多多学习鳗鱼相关知识,才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深设计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
    养鳗池的结构设计,要根据养鳗生产的特点来考虑。养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