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六点要牢记!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滋养人体组织,维持脏腑功能,使人精神饱满,体力强健。但如果阳气不足,生理功能就容易下降。

那么,夏季如何养生呢?

不要太贪吃冷饮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温热食物,忌食寒凉食物。吃生冷的食物会损害人体的阳气,削弱人体的御寒能力。生冷饮食容易对胃肠道造成伤害,削弱消化吸收功能。

另外,不要太贪冷。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上吹着风扇、或者整晚露天睡觉,对健康都是非常有害的。并且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最好不超过5,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5。

初夏饮食宜健脾祛湿

气候由潮湿转为闷热,湿度重于炎热或炎热与潮湿的混合非常令人不安。应选择清淡食物,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菌(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等。

熬汤时应选用健脾祛湿的中草药,如山药、芡实、扁豆、小米等,帮助身体除湿。即使清热,也不宜过寒。还可以使用祛湿的物质,如薏米、小豆、玉米须等、茯苓等。

胃寒者可加生姜、陈皮温中理气和胃,即使清热也不会损伤脾阳。

运动可生阳、强内脏

夏季到来时,应适时起床,站立或练习,吸气呼气,排出体内一夜积聚的浊气,有利于阳气上升。

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据说运动生阳。只有运动,才能更好地提升阳气,增强脏腑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外出锻炼时,一般应选择早晚进行。初夏,阳气尚不旺盛,不宜进行剧烈运动,以防过度磨损,出汗伤阳。建议步行或慢跑,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另外,雨水多、湿度大,运动时应特别注意防潮、防滑,避免运动损伤。

注意精神康复

天气渐热,心容易烦躁、焦躁。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精神调理,加强心脏的保养,保持心神平静。尤其是老年人不宜有过度的情绪。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态平和。因此,夏季应早睡早起,以适应阳强阴弱的大自然变化。同时,适当的午睡可以弥补睡眠的不足,还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发生。

午餐后小睡一般应为15-30 分钟,并且应以躺着的姿势进行。坐着或趴着睡觉不利于消除疲劳。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宜),睡前不宜喝酒、咖啡、浓茶等。

谨防疾病从口入

夏季不仅气温升高,而且湿度较大,是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的发病高峰期。因此,大家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夏季不妨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但生的水果蔬菜一定要洗干净,防止肠道传染病。

注意鱼、蛋、肉等食品的保存和保存。生食和熟食应分开使用切菜板等餐具和烹饪用具。它们不应混合并应消毒。

夏季,不宜将当天的食物留到第二天食用。炎热潮湿的天气很容易导致食物变质、滋生细菌。

夏治冬病

“冬病”是指某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这些疾病到了夏季就会得到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辨证施治。适当内服和外用一些药方,如三伏灸,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缓解其症状。

标签:
  • 药材养生经验
  •  
  • 怎样药材养生
  • 更多栏目最新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效?
    石斛不是万能药,中药越放越有
    我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总是充斥着各种“生活小窍门”。比如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