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养殖之鳗苗放养前准备


   鳗苗,俗称白苗,日本叫白仔,我国又称为线鳗、透明鳗和玻璃鳗。体长5.5~6厘米,体重0.1~0.2克,体透明,无黑色素。白仔经过1周左右的饲养,体长达6厘米以上,体重在0.2~0.5克,体表呈现黑色素,即称为黑苗或黑仔。黑仔再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即成为各种规格的鳗种。
   本栏目还有很多其他的鳗鱼养殖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认真学习并掌握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鳗鱼的养殖产量,最大化鳗鱼的养殖收益。
   鳗苗是培育鳗种的基础。鳗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鳗鱼苗种培育的成活率和所养成鳗的规格、质量。因此,必须选择优质鳗苗进行养殖。优质鳗苗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早期苗。早期的白仔鳗苗规格大(一般每千克5000~6000尾),摄食能力强。由于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鳗苗汛期也有迟有早。广东、福建最好放养12月或1月的苗。②苗体玉色透明、健壮、无伤无病害。③个体大小均匀,活动能力强。④暂养时间短。
   鳗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有:
   -、培育池的准备和消毒
   在放养鳗苗前应做好各级培育池的准备工作,特别是一级池的准备工作。
   在上年11~12月间,将一级池、二级池池水排干,尽量清除池中沉积淤泥,让池底冰冻、曝晒,使淤泥中的腐殖质充分分解。同时,要细致检查池壁、注排水设施,包括过滤纱窗、食场等有无损坏或渗漏。一级池要在池边1米内和食场周围用细沙铺垫,造成鳗苗栖息和摄食的良好环境。如果一级池是水泥池,则不必铺垫细沙。
   放养前10~15天,池中注少量水,使池底浸湿为止,用30~50克/立方米水的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生石灰清塘,除去池中的有害生物。把漂白粉或生石灰事先溶化在少量的水中,然后均匀泼洒在池壁上和池水中。
   放养前2~3天,把清塘后池中的积水排出,换入新鲜水。注水要用密尼龙筛绢过滤,防止大型浮游生物或小鱼虾等进入培养池。注水后用0.5克/立方米水晶体敌百虫消毒池水,杀灭水蚤、锚头鳋幼体等有害生物。
   若一级池是水泥池,只要提前洗涮干净就可以换入新鲜水。过滤和消毒方法同上。
   二、工具准备
   1.鳗苗箱:运输鳗苗用。约需15套,每次装载鳗苗100千克。
   2.鳗苗网箱:暂养鳗苗用。采用20~30目的尼龙筛绢或聚乙烯网制成的长方形网箱,大小各4个。大网箱规格一般为250厘米×155厘米×56厘米;小网箱规格一般为90厘米×64厘米×44厘米。
   3.鳗苗篰:秤样及运送鳗苗的工具,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圆筒形篓子,内衬尼龙筛绢布缝成的衬袋,每只篰以装鳗苗4~5千克为宜,需备3~4只。
   4.鳗苗捞海:捞取鳗苗用,需4~5只。用粗铁丝折成长方形框状,由尼龙筛绢布缝制成网袋系在框上。
   5.过秤、取样器具:小秤一杆,粗天平一架,1000毫升烧杯2只,铝制大脚盆数只,过数搪瓷碗或勺2只,等等。
   6.温度计、pH比色箱,以及消毒药物等。
标签:
  • 鳗鱼养殖
  •  
  • 鳗鱼养殖技术
  •  
  • 鳗鱼养殖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单鳃病日益增加 只有多多学习鳗鱼相关知识,才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深设计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
    养鳗池的结构设计,要根据养鳗生产的特点来考虑。养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