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鳗鱼的养殖技术


  美洲鳗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国,1996年国内正式引进美洲鳗,主要放养于江、浙、闽、粤等沿海省份,引进数量达6吨(3000万尾)之多。如东县南港渔网厂于1996年4月12日引进美洲鳗苗8.3公斤(46994尾)进行试养,现将有关技术分析如下。
   本栏目还有很多其他的鳗鱼养殖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认真学习并掌握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鳗鱼的养殖产量,最大化鳗鱼的养殖收益。
   1、试养池条件
      
  试养池与日本鳗养殖池基本相同,建水泥底池(备沙石),每池面积100一150平方米,深90厘米,建好后洗刷消毒,池口用黑色塑料膜蒙上,池内均匀设置食台,装引食电灯(15W)、测温仪表,此外,供气、排污、加温设施均要安装到位,性能良好。批量放养前,用少量苗种试养24小时,以观察其适应程度。
   2、试养中的管理
   2.1 进池 空运的苗种装在10℃以下氧气袋中空运,经陆地运输到池口后,连袋浸入池水中20—40分钟,待温差在士2℃以内,以600尾/平方米的密度慎放池中以适应池内环境,约5—6小时后开增氧泵增氧。
   2.2 理化因子控制池水温度在20℃一28℃,盐度7%0左右,溶氧5毫克/升以上, pH值7.5左右,氨氮、亚硝酸态氮含量要低,水源不含重金属成份。
   2.3 诱食鳗苗进池7天后,保持水温26℃左右,开始诱食,池内均匀设置食台,投食量占苗体重的10%左右,每4小时喂1次,白仔饵料与红虫渗合投喂,渐减红虫,经过10天红虫诱食投喂,总量达到苗体重的100%后转食,直至完全喂配合饲料,每天喂3次,以后转为喂2次,至成鳗每天喂一次。
   2.4 筛选分级 仔鳗进池40天左右喂食同时筛选分养,在筛选中按苗规格分池,筛落的“脚苗”可再次诱食,方法同前,一直至成鳗,总体上筛选每月一轮。
   2.5 疾病防治 每日准确测报池水理化因子,及时清污消毒(特别是剩饵),每日换水量100%,诱食红虫必须严格消毒,喂食筛选时动作要轻,以免伤及鱼体,诱发病症。
   3、试养结果
  从1996年4月12日苗进池试养至1997年4月28日,出售成鳗4552尾,同期池存40049尾,合计增重2537.7公斤,成活率94. 9%,计耗饲料5582.5公斤,平均饲料系数2.2。长成期较日本鳗多30天左右,成鳗体色、肉质均类似日本鳗,试养中没有出现特殊难治疾病和批量死亡现象。试养取得成功。
标签:
  • 淡水养殖
  •  
  • 鳗鱼养殖
  •  
  • 鳗鱼养殖技术
  •  
  • 更多栏目最新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冬季鳗鲡养殖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单鳃病日益增加 只有多多学习鳗鱼相关知识,才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深设计
    鳗鱼养殖池的形状、面积及水
    养鳗池的结构设计,要根据养鳗生产的特点来考虑。养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