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1.玉米黑穗病

症状:玉米的地上部分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但在抽雄期症状突出。植物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大小的肿瘤。大肿瘤直径可达15厘米,小肿瘤只能达到1-2厘米。初期肿瘤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闪亮的薄膜,然后呈灰色,开裂后散在黑色粉末。有时叶子上会长出一个豆粒大小的肿块。胆囊是在男性耳朵上产生的。其他部位多为大肿瘤。

传播条件和途径:高温干旱,过量施用氮肥,易发生病害。用土壤中或病残体和堆放的秸秆上的病原菌厚垣孢子越冬。越冬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小孢子,可通过空气、雨水和昆虫传播。来自幼小植物组织、伤口和昆虫伤口的入侵和损害。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在重病区培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过量施氮肥,保证抽雄前后的水分供应;早期发现田间病瘤应及时刈割并深埋,秋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深挖可减少原发传染源。(2)化学控制。播种时,用0.4%种子量的20%粉锈宁EC拌种,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肥料处理。生长期彻底控制玉米螟等害虫。

2.玉米螟

危害:玉米螟吃叶肉或吃未展开的心叶,引起花叶病;抽穗后茎秆被蛀空,阻碍雌穗发育,降低产量。如果在风中容易破洞,减产会更严重。幼虫直接吃雌穗的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变变质。

发生条件及传播途径:一般在越冬基数较大的年份,田间一代卵数和受害株率较高。越冬幼虫抗寒性强,但冬季的寒冷对其影响不大,春季的寒冷可延迟越冬幼虫的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越冬幼虫只有在进食湿秸秆或雨雾滴并获得足够水分后,才能正常化蛹、羽化和产卵。湿度低不利于化蛹、羽化、产卵和幼虫存活。较老的幼虫在寄主植物的秸秆、穗轴或根花内越冬,化蛹,春季羽化,在寄主植物的叶背面产卵,孵化成幼虫形成为害。

防治技术:(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幼虫羽化前,用玉米、高粱等昆虫秸秆作燃料,切碎堆肥,密封穗轴,是杀灭越冬幼虫,减少昆虫来源基数的有效措施。(2)化学控制。玉米大喇叭口期,用“三指一捏”法,每亩1.5-2公斤剂量灌服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防治效果明显。(3)生物防治。在叶片中期喷施球孢白僵菌颗粒,即将细菌含量为500-500亿/克的球孢白僵菌孢子粉500克和筛选后的煤渣5公斤混合均匀后,撒在玉米的心叶上;放赤眼蜂控制蛀虫。即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每亩设置5-10个放蜂点,放蜂点数量为15000-30000个,以控制蛾类。

3.粘虫

危害:以幼虫为食。他的饮食很杂,特别喜欢吃禾本科植物。咬住叶子组织,形成一个缺口。当它发生时,它经常吃光所有的叶子,只留下光秃秃的杆子。提取出来的麦穗、玉米也可以咬掉。当食物匮乏时,它成群迁徙,当食物成熟时,它停止进食。

发生条件及传播途径:粘虫喜温暖潮湿的条件。当第一代粘虫迁徙期5月下旬至6月降雨量较多时,第二代粘虫就会发生。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粘虫是一种长距离迁移的害虫。它在我们县熬不过冬天。第一代成虫从南方初始虫源基地迁徙到我县产卵,第二代

危害:成虫和若虫螨叮咬吸食玉米叶片背面组织的汁液,危害为绿斑,影响光合作用。危害严重时,叶片变白变干,籽粒变细,导致产量降低,严重影响玉米生产。

发生条件及传播途径:玉米红蜘蛛喜高温低湿,在干旱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以雌成螨在作物根际、杂草或土壤缝隙中越冬。越冬雌成螨不吃不动,抗寒性强。春季气温在7-12以上时产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和成螨后,转移到杂草和玉米上。7-8月进入危害高峰期。

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将地面挖深,将害螨转入深层;早春或秋季灌溉会使土壤中的螨虫窒息;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螨的取食和孳生场所;避免玉米和大豆间作。(2)化学控制。当山楂叶螨发生在田间杂草上或边缘的玉米斑块上时,应进行喷洒,防止蔓延。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炔螨特乳油或5%尼索龙乳油可喷1500倍液防治。其他用于控制红蜘蛛的化学品也可以用于控制玉米中的红蜘蛛。

5.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开始时,幼苗心叶基部的细脉之间出现许多椭圆形的绿色斑点,排列成一条或多条断续的虚线,后来发展成实线。病变部分继续扩大,粗脉之间形成许多黄色条纹。不受粗脉的限制,患病部位不规则扩张,与健康部位形成马赛克症状。病情继续扩大,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形绿色斑点,变成黄色、褐色、紫色或干燥。病重植株的黄叶、叶鞘和雄花有时出现褪绿斑,植株矮小,不能抽穗、抽穗晚或不结果。

查看更多:
  • 玉米种植技术
  •  
  • 玉米种植经验
  •  
  • 玉米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1.方便面:每50公斤玉米粉加入约150公斤清水,然后加入50克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
    1月8日,景洪市大渡岗乡农业中心技术指导员到蒙曼村小组指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农民家里计算水分的土壤法不一定科学准确,用户可以简单估
    嫩玉米保鲜新法
    嫩玉米保鲜新法
    每公斤防腐剂与260公斤温水混合,将嫩玉米穗浸泡在防腐剂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
    玉米“粗缩病”又称“万年青”,每年5月中旬至7月,春玉米、
    玉米草害及防治
    玉米草害及防治
    1.主要杂草玉米田主要杂草有:一年生稗草、筋骨草、狗尾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