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自2000年以来,海南省绿江县农业研究所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在晚稻收获后的冬季示范种植光糯1号甜玉米。到2006年冬季,全县推广种植面积2133公顷,占水田总面积的38.9%,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播种前的准备

1.1品种选择应选择含糖量高、口感好、糯性强的品种广糯1号甜玉米。冬种全生育期约85天。

1.2选地、整地、除畦: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表平整、排灌方便的地块,耕耙2遍;土壤细分,土层“松、软、平、净”。之后开沟,宽30 ~ 35厘米,宽25厘米,深20厘米。

1.3施足基肥,每公顷有机肥30000 ~ 45000公斤,过磷酸钙750公斤,硫酸钾750公斤。密闭堆腐后,1/2结合二次整地均匀撒在耕层,另1/2结合播种穴或条施。

1.4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玉米种子在阳光下暴晒1 ~ 2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和活力。为了促进种子的早期萌发和出苗,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12小时,然后每5公斤种子用10g多菌灵粉剂拌种,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2播种

2.1播种期播种期在11月上中旬。

2.2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每公顷种子量22.5 ~ 30公斤。播种前,有机肥应穴施或条施,肥沃的土壤应混合均匀。播种深度3cm,每穴播2粒。播种后,土壤应覆盖牢固。

2.3合理密植可以协调群体和个体的发展,是获得“多穗多粒多粒重”赢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根据土壤肥力,一般土壤肥力高的种植规格为:行距60cm(含畦),株距31cm,每公顷5.25万穴左右;土壤肥力略低的种植规格为:行距55cm(含畦),株距30cm,每公顷6万穴左右。

3现场管理

3.1苗木管理

3.1.1补种间苗。玉米苗长到3 ~ 4片叶时,要密植填隙,移栽带土,浇透水,固定根系;每隔一段距离,苗要弱壮,大小均匀,每个穴留一棵壮苗。

3.1.2保苗。苗期保苗包括防虫、防旱、防涝、防鸟兽害。

3.1.3耕作除草和苗木施肥。苗期后,浅松土,深度为3 ~ 6厘米。同时去除杂草,促进深层根系。壮苗施肥应与栽培相结合,每公顷施用三元复合肥75 ~ 150公斤,弱苗施用速效液态氮肥一次。此时,如果土壤干燥,应结合灌溉,但不能过度灌溉。苗期要忌水,土壤要湿润。

3.2中后期管理

3.2.1合理施肥。玉米幼苗进入拔节期时,每公顷穴施打秆肥(尿素)60 ~ 75公斤;抽穗前7 ~ 10天,施穗肥(尿素)75 ~ 150公斤,75公斤;每公顷硫酸钾的产量;在雌穗吐丝初期喷施攻粒肥,每公顷叶面喷施2.25升氨基酸液肥至900公斤水一次。

3.2.2合理排灌。保持田间干湿,湿润排灌,以湿润为主,以灌浆期后湿润为主。

3.2.3松土和耕土。松土增强土壤渗透性,培土加厚根部土层,防止倒伏。及时清除田里的杂草。

3.2.4病虫害的控制。在此期间,玉米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粘虫等。每公顷可喷洒750公斤水2.25公斤杀虫双或900克40%乙酰甲胺磷。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和黑穗病等。5%井冈霉素2.25公斤/公顷

鲜食应处于蜡熟期(因为此时玉米粒内含物逐渐变硬呈蜡状,但仍易被手指捏碎),籽粒开始显现固有颜色,表面有光泽时即可采收;加工品,应在成熟期后采收,此时种子内含物已完全变硬,种子不易被指甲弄破,种子表面有明亮光泽,穗叶变白。

5适时收获

一般在玉米吐丝后20 ~ 25天,即籽粒转微色时,或吐丝变黑时,或玉米籽粒被压碎时,从籽粒中流出的物质呈乳白色或糊状时,是适宜的收获时间。收获一批成熟玉米,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保证甜玉米穗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市场销售率。

查看更多:
  • 玉米种植方法
  •  
  • 玉米种植
  •  
  • 玉米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玉米加工饴糖的技术
    1.方便面:每50公斤玉米粉加入约150公斤清水,然后加入50克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做好甜玉米的栽培种植管理技
    1月8日,景洪市大渡岗乡农业中心技术指导员到蒙曼村小组指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如何测量玉米水分
    农民家里计算水分的土壤法不一定科学准确,用户可以简单估
    嫩玉米保鲜新法
    嫩玉米保鲜新法
    每公斤防腐剂与260公斤温水混合,将嫩玉米穗浸泡在防腐剂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夏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
    玉米“粗缩病”又称“万年青”,每年5月中旬至7月,春玉米、
    玉米草害及防治
    玉米草害及防治
    1.主要杂草玉米田主要杂草有:一年生稗草、筋骨草、狗尾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