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煤霉病有什么主要症状,发病规律怎样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斑病、叶霉病,是豇豆的一种严重病害。豇豆煤霉主要危害叶片,但茎、蔓和豆荚也会受到影响。发病初期,叶片两侧出现赤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直径12厘米的近圆形或多角形棕色病斑。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潮湿时,叶片背面的病斑上密布灰黑色霉菌,有时叶片正面的病斑也有一层霉菌。严重时病斑相互相连,引起早期落叶,仅留顶部叶片。患病的叶子变小,患病的植物产生更少的豆荚。

豇豆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735,最适温度为30。该病原菌除侵染豇豆外,还可侵染蚕豆、蚕豆、豌豆、大豆等豆科作物。豇豆上的煤霉在田间越冬,带有菌丝团和患病残骸。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体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感染寄主而致病。病区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多次再感染。田间高温、高湿或阴雨天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当气温25-30,相对湿度大于85%时,或遇到高湿多雨天气,或保护区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时,病情会加重。连作田的病害较轮作田严重,播种过晚的田地病害更严重。豇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开始发病,病害多发生在老叶或成熟叶上。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例如“红嘴燕子”品种病情较重,而“鳗鱼鲤鱼”品种抗病能力较强,病情较轻。

防治方法:采取农业防治与农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加强栽培管理。

实行轮作。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 至3 年轮作。

植物抗病品种。 “鳗鱼、鲤鱼”等品种相对抗病,可因地制宜选择。

加强栽培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种植合理密,以保证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保护区应通风、排湿、降温。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可减少病害蔓延。豇豆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焚烧或深埋。

药物防治。力争“早”,在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77%环唑啉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合硫化悬浮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一次,防治2-3次连续次数。

标签:
  • 蔬菜种植技巧
  •  
  • 蔬菜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秋豆角什么时候种合适,秋豆角的种植时间
    秋豆角什么时候种合适,秋豆角
    有的地方很适合秋天再种一茬豆角,以充分利用土地,达
    豆角多种病害及时防 去除病害增加豆角产量
    豆角多种病害及时防 去除病
    豆角较其他蔬菜有更多的病害许要防治,很多初期没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