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番茄保护地栽培主要包括冬春栽培、秋延栽培、早春栽培等。其具体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

一、冬春季番茄栽培

(一)品种选择

种番茄指的是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种植的番茄。在选择品种时,要注意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在我省,圣粉、管鲍、茂粉802、Xi安大粉、L401、嘉粉151表现较好。

(2)在育苗

1.苗床的准备苗床长6至10米,宽1.5至2米,深0.5米。种667平方米的西红柿,大概需要6平方米。苗床建在日光温室里,育苗的温室要在播种(或分苗)前消毒。方法:分别用45%百菌清气雾剂和10%速可灵气雾剂进行烟雾处理,用量为每667平方米温室300克。

2.栽培土的配制和番茄苗床填充的栽培土应疏松、肥沃、细磨、与肥料充分腐熟、与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无病、无虫、无杂草。比例为:园土4份(需非茄科田表土,但需葱、蒜或芹菜田表土)和腐熟有机肥6份,经粉碎、过筛、混合均匀。加2%磷肥,千鸡粪1肠。备好土后,均匀填入苗床,厚度10cm,踩平。

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按以下步骤进行:

(1)晒干:将播种用的种子在阳光下播撒2-3天。(2)温浸和化学处理。将种子浸泡在55的温水中15分钟。烫的时候,把水搅拌加热,保持恒温。15分钟后,只搅拌,不加热水。当温度降至30时,停止搅拌,让其自然降至常温。为了加强杀菌效果,将种子烫过,用常温清水浸泡3-4小时,再用40%福尔马林100倍药液处理15分钟,可预防早期流行、晚期流行等疾病。处理后取出种子,放入锅中密封2至3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在病毒病严重的地区,用10%磷酸三钠或2%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种子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在室温下将种子浸泡在水中8至10小时。(3)变温处理为了提高抗寒性,将浸种后的种子每天在0 ~ 5低温下保持14 ~ 16小时,然后用10左右的水在18 ~ 光温室番茄栽培应选择早熟、耐低温的品种,如秦分2号、西粉3号、L402、圣粉等。

早熟番茄通常在12月上旬和中旬播种,在温室光照和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11月下旬播种。

2.苗床准备有条件地使用电温床。当无法使用电动温床时,可以使用冲泡温床或架床。床的准备和冬春番茄是一样的。温床上铺7厘米厚的粘性土,再铺3厘米厚的营养土

3.播种方法浸种催芽方法与冬春番茄相同。就在坏天气过后,当好天气来临的时候

5.移栽和移栽后管理。当真叶展开时,移植2至3片真叶。方法同冬春茬。移栽床设置在温室中央立柱前,东西向延伸,宽2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每亩地大约需要20到25米长。幼苗慢慢移栽后,在苗床北面50厘米处挂一个反光屏,以提高光照强度、气温和地温。对于容器苗,当苗长到5 ~ 6片叶时,为了防止过度生长,要进行间苗,去掉容器,扩大距离,使整个苗能见光。如果苗床是移栽的,种植前5天刈割,刈割前1 ~ 2天灌水,刈割,再刈割。大小苗分开摆放,小苗放在光照和温度好的地方,间距2cm,空隙用细土填实。栽植前5天,对苗木进行低温锻炼,加大风量。除了恶劣天气,夜间气温降至8左右。

(2)在种植

1.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施基肥,清除残留杂草,每亩施农家肥5000斤,翻40厘米深,再挖一遍,打碎土块,混匀粪肥,耙平地面,开种植沟,小行距50厘米,大行距60厘米。

2.在种植时期、方式和密度上,早春番茄幼苗在温床中生长需要70天左右,苗龄时8至9片叶子呈现大芽。12月中旬播种,2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播种,1月中旬播种。将容器苗或苗块按28-30厘米的株距放入种植沟中。从容器中取出容器苗,在株间施入每亩40-50公斤的磷酸二铵。先盖一点土稳定苗块,浇种植水。水渗下去后,用土把沟封住。每亩3700到4000苗。用塑料薄膜覆盖。

(3)殖民化后管理

1.温度管理。种植后封闭保温,促进幼苗缓慢生长。当温度不超过30时,让空气从温室顶部排出。缓苗后小心松土起垄栽培有利于提高地温。垄作后,要把垄台和垄侧的塑料薄膜刮掉,盖在小排和两垄上,做法和冬春番茄一样。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超过25就把空气放出来。下午气温降到20左右时,关风,15盖草,前半夜保持15以上,后半夜10-13。进入结果期后,白天会保持在25左右,前半夜13左右,后半夜10左右。

2.肥水管理在种植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坐果前一般不浇水,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生长。如果发现叶子呈深绿色,说明土壤水分不足。可以轻灌一水,用地膜灌垄沟,不用地膜灌垄沟,小行灌垄沟。2至3天后,在土壤湿度适宜时,松土并培土。

果实长到核桃大时,开始追肥灌溉,每亩20 ~ 25公斤硝酸铵。将水肥溶于水中进行覆盖,用水灌溉地下沟渠。如果地膜没有覆盖,撒在小星垄沟里再灌溉。

待第二穗果实膨大时,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 ~ 25公斤,然后撒在行间的犁沟里,再进行灌溉。第三穗果实膨大时,硫酸钾每亩20公斤。每次除灌水结合追肥外,土壤相对湿度应始终保持在80%左右,尤其是果实膨大期。这样一来,高峰期灌水要7-10天,每次灌水量不能太大。灌水后应加强新风,降低湿度。

3.植物调节中的茶架或吊蔓与冬季的番茄是一样的

(1)在“垫土”和“覆土”中混合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锰锌,每米2个苗床,用于苗床土壤消毒。(2)苗期注意通风除湿,避免阴天补水。(3)发病后可喷72.2%丛水剂400倍,每平方米可喷混合药液2 ~ 3升,或每隔5 ~ 7天再喷500倍58%度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0倍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和600倍72.2%丛水剂。苗床湿度过高时,可拔除中心病重的植株,可将25%多菌灵粉与细土混合,撒在病区。

(2)病毒病

1.症状该疾病在田间有六种主要表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或深浅不一的斑纹,叶脉透明,叶片略皱,病株略短。

蕨类叶型:植株不同程度矮化,上部叶全部或部分线形,中下部叶略向上卷曲,花冠拉长膨大,形成巨型花。

条纹型:可发生在叶、茎和果实上。病斑的形状因位置而异。在叶子上,是褐斑或云纹,在茎和果实上,是黑斑。变色的部分只在表层组织,不在茎和果实内部深处。强光高温下易出现条纹图案。

叶形:叶脉变黄,叶缘向上翻,小叶呈球形,大叶扭曲成螺旋状。全株萎缩,有时丛生,感染早,多数不能开花结果。

巨芽型:从叶片顶端和叶腋长出的芽,分枝数量多或叶片呈线状,颜色浅,许多病株不能结果或结一些圆锥形的硬小果实。

黄顶型:植株顶部叶片颜色变淡或变黄,叶片变小,叶萎缩,中部略隆起,边缘卷起或向下,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2.致病条件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可以由种子携带,可以残留在土壤中的患病残留物上,可以通过蚜虫传播,可以通过汁液在植物之间传播。高温干旱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氮肥过量,植物组织变得虚弱和脆弱,或土壤贫瘠、板结、粘稠和排水不良时,病害严重。

3.防控方法目前对该病较为有效的防控方法是以农业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1)茂粉802、嘉粉10、中薯4号、中峰5号、西粉3号、双抗2号等。被选为抗病品种。(2)种子脱毒和化学处理。除了烫和浸泡外,种子还必须在10%磷酸三钠或2%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5至20分钟。(3)实行两年以上轮作,按配方施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4)加强栽培管理促进根系发育,轻蹲苗,早收苗,晚适当时间杂交,高温干旱期注意勤浇水,及时防蚜。(5)农药防治。喷1.5%治未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病剂1号200-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此外,喷施-萘乙酸20毫克/升,或增产灵50-100毫克/升,1%过磷酸钙和1%硝酸钾作根外追肥,可提高植物抗病性。(6)采用抗病毒新技术,如苗期喷施减毒病毒疫苗N14或卫星病毒S52,可提高植物免疫力;种植前后喷施“NS-33”100次,可使番茄抗病增产。

(3) ,一种早期流行疾病

1.症状可在苗期和成株期感染。主要危害叶、茎、花、果。叶子容易感染疾病,最初表现为针尖大的小黑点,然后发展为扩大的轮纹斑。边缘多为淡绿色或黄色晕圈,中间出现同心轮纹。车轮

(1)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合理密植,膜下灌水,注意通风除湿,控制室内湿度;定期喷药预防疾病。(2)发病前可使用50%苯乙内酰脲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发病后,可交替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50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4)晚疫病

1.症状苗、叶、茎、果均可受损,尤其是叶和青果。当幼苗被感染时,病斑从叶片蔓延到主茎,使茎变细并呈暗褐色,导致整株植物枯萎或崩溃。湿度大时,表面会长白霉菌;叶片感染通常始于植物的较低尖端或边缘。起初是深绿色的水浸泡过的不成形的斑点,膨胀后变成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害与健康交界处生长白霉菌;茎上的病斑发黑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果实侵染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起初在油中呈深绿色,后转为暗褐色至褐色,稍有凹陷,边缘明显,有不规则云纹。果实一般不会变软,湿度大时会有少量白色霉菌在上面生长,很快腐烂。

2.发病条件是一种空气传播的真菌疾病。该病适宜湿度为18至25,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

3.预防方法:(1)从栽培措施上预防,如轮作、加强通风、高垄种植、膜下暗浇水、室内湿度控制、发病前定期喷施等。(2) 72.2%丛水800倍或40%甲霜灵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每5-7天喷施一次,共3-4次,雨天可使用455百菌清气雾剂250g/667m2。

(5)葡萄

1.这种疾病会损害花、果实、叶子和茎。青果受害严重,残存的柱头或花瓣多为先侵染,后蔓延至果面或柄部,导致果皮呈灰色、柔软状,病果上还会生长大量灰绿色的霉层,果实失水后变硬。叶片多从叶尖开始侵染,病斑呈“V”形向内延伸。起初,它们被水浸泡,呈浅棕色,边缘不规则,有明暗相间的轮纹,然后在干燥的表面生长灰色霉菌,导致叶子死亡。茎被侵染时,起初也表现为水浸状斑点,后扩展为长方形或条状斑点。湿度大时,就地生长一层灰葡萄孢,严重时造成患病部位以上死亡。

2.发病条件该疾病由通过气流、雨水和接触传播的真菌细菌引起。发病温度为2 ~ 31,适宜温度为20 ~ 23。高湿度是发病条件,尤其是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此外,管理不当和密度过大也会加速疾病的传播。

3.防控方法:

(1)轮作,加强管理,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晴天早晨浇水,实行膜下暗灌。浇水后加强通风,及时耕作,通风散湿,加施磷钾肥,清理场地。(2)进行变温管理,晴天早晚放风,使棚温迅速上升。当棚温升至33时,再次放出顶风,以减少产孢量。当气温下降到25以上时,中午保持室外空气,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至25,当棚温下降到20时,夜间半关闭通风口,减缓棚温下降,夜间保持棚温在15至17。阴天要进行短时通风除湿,控制棚温。(3)定植前在温室内使用10%的乳油(500 g/667 m2次),定植后使用1000-5000倍的50%乳油或800倍的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2次,间隔7-10天。根据开花结果期病害严重程度的特点,可采取“局部二级联防法”,以防治为主,二级结果。初花期用2.4-d处理时,添加0.1%硫糖铝。果实膨大期,发病前应进行防病。发病后,可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 ~ 3次,间隔7 ~ 10天。雨天(雪天)可使用10%乳烟剂(250-500g/667m2次)在傍晚点燃,在封闭的温室内熏蒸。也可喷洒5%百菌清粉剂或10%灭克粉剂。

(6)叶霉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叶片感染,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黄绿色斑点。叶背初级白色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生长黑霉。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被侵染,在果梗附近或果实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变硬凹陷,不可食用。幼茎或茎感染,症状与叶片相似。

2.发病条件是空气传播的真菌疾病。当温度在9-34,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可发生该病。适宜条件为气温20-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尤其是湿度大、夜间温度高时。此外,如遇持续阴雨天气、室内通风不良、室内湿度大或光线较弱,疾病传播迅速。

3.防控方法:

(l)栽培管理加强室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灌溉。灌水后及时排除水分,形成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温湿度条件;合理密植,适时修剪杂交,控制氮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2)农药防治:定期喷洒,发病前防病。发病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严重者,间隔可缩短至3-5天。45%百菌清晚上也可熏蒸(300g/667m2次)。

查看更多:
  • 番茄种植技术
  •  
  • 番茄种植经验
  •  
  • 番茄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如何延长西红柿结果期增加番茄种植收入
    如何延长西红柿结果期增加番
    番茄种植有很多诀窍,但是很多番茄种植农户根本不了
    西红柿出现空心果的解决办法
    西红柿出现空心果的解决办法
    种植番茄的农户都知道,很多情况下,种植出来的番茄品
    西红柿“烂头顶”发病原因 提高番茄产量有妙招
    西红柿“烂头顶”发病原因
    前段时间连续阴雨天气,植株长势弱,棚内湿度大,病菌侵染植株
    逆天奇观 一棵番茄树2米多高占地25平亩产两万斤
    逆天奇观 一棵番茄树2米多高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一棵苗就可以长到两米多高,年亩产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