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违法投诉 五个工作日受理


根据2月1日正式实施的《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精神,本市职工在2年内投诉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投诉,并在受理之日立案调查。 规定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法受理,并在受理之日立案调查: 两年内发生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 有明确的被投诉用人单位,投诉人合法权益受到的侵害是由被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造成的; 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由受理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遵照执行。 相关链接 规定明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下属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察,适用本规定;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规定执行;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实施劳动保障法律的监督,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适用本规定。 规定明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依法查处举报投诉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 规定明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对举报人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事实真相,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规定明确: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对于因同一原因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以推荐代表投诉。 规定明确:投诉人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投诉文书。写申诉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诉,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做好记录并签字。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事实确凿,有法定处罚(处理)依据的,可以依法作出限期整改指令或者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规定明确: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决定前,应当告知用人单位,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应当举行听证的,应当告知用人单位有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用人单位要求听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规定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完成案件调查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行政处理或者责令改正)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规定明确: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规定明确:当事人不履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赔偿金或者征收社会保险费等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查看更多:
  • 学习法规
  •  
  • 职场
  • 更多栏目最新
    违反法规放弃权力的承诺书无效
    违反法规放弃权力的承诺书无
    小林是一名大学生,去年从外地到上海找工作。经过艰苦的求
    额外经济补偿金应当何时支付
    额外经济补偿金应当何时支付
    当前,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往往以一些“莫须
    劳动仲裁期限,法院从宽把握
    劳动仲裁期限,法院从宽把握
    劳动争议诉讼必须经过仲裁程序。《劳动法》规定,主张权利
    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模式与理事会受托模式
    企业年金法人受托模式与理事
    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稳定、效率高的企业年金运营体系
    遭遇工伤私了协议难了法定责任
    遭遇工伤私了协议难了法定责
    情况孙是在工作中受伤的,单位没有为他申报工伤,只是私下与
    农民工,知法才能维权
    农民工,知法才能维权
    不久前,新的《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公布。条例规定,中华人民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