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当心“试用”陷阱


很多人在外出工作和求职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和用人单位签合同之前,总有一段试用期,往往试用期快结束了,他们就被辞退了。试用期中潜伏的许多奥秘,往往让求职者始料未及。具体来说,试用期背后隐藏的“猫腻”一般如下:

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春节前,济南一家酒店招聘了近10名年轻农民工。当初老板说,试用期表现好就签合同。为了保住饭碗,大家加班加点,处处小心翼翼。但大年初八,酒店老板以不合格为由,将他们全部辞退,没有工资,也没有加班费。因为没有书面劳动合同,测试员敢怒不敢言。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无论劳动合同是否有固定期限,用人单位最迟应当在劳动者开始为其工作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后,双方可以约定试用期,而不是试用期满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无条件开除。在试用期内,农民工往往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尤其是个别老板,往往会随意解雇员工,这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劳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试用期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仅可以单方面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但用人单位可以无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提供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明。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举证责任。

把试用期当“橡皮筋”。《劳动法》规定合同期不满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合同期满6个月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30日。合同期满1年不满2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合同期满2年及以上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有的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虽然不超过6个月,但与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不一致。比如一年合同规定6个月试用期;当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一些用人单位会以调查不全面为由与农民工续签试用期。虽然两次试用期的期限不高于法定期限,但两次试用期之和大大超过6个月。这些都是侵害农民工合法利益的违法行为。

试用期辞职会让你承担违约责任。很多农民工在试用期因为对工作不满意而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时,用人单位往往会要求他们承担违约责任。原因是农民工此时辞职已经是劳动合同生效之后,属于违约行为。其实《劳动法》设置试用期的目的就是给双方一个互相检验的期限。这一时期的特殊性在于,虽然劳动合同已经生效,但任何一方因对对方不满而解除劳动合同,都不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农民工在试用期内辞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查看更多:
  • 求职技巧
  •  
  • 技巧
  • 更多栏目最新
    求职者怎样“玩转”语言技巧
    求职者怎样“玩转”语言技巧
    求职者如何“玩”语言技能?每年就业旺季,都有大学生面试成
    高技巧求职方法
    高技巧求职方法
    高技能求职方法你有没有发现申请工作和申请公司工作是一
    浅谈大学生求职策略与技巧
    浅谈大学生求职策略与技巧
    浅谈大学生求职策略和技巧求职是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寻求
    求职面试技巧:专家教你回答被解雇原因
    求职面试技巧:专家教你回答
    求职面试技巧:专家教你回答被解雇的原因。求职面试回答:你
    email求职有技巧介绍
    email求职有技巧介绍
    邮件求职技巧游戏攻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
    新手求职面试的语言技巧
    新手求职面试的语言技巧
    初次求职面试的语言技巧现在是毕业生找工作的紧张阶段。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