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栽平菇高产稳产六要点


1.菌袋的科学选择(1)菌袋的规格。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时间,选择相应规格的菌袋。夏末秋初选择20cm 40cm或22cm 45cm的包,秋季选择24cm 45cm或25cm 50cm的包,秋末冬初选择25cm 50cm或26cm 52cm的包,冬季选择25cm 50cm或28cm 55cm的包。(2)菌袋质量。不要用透明度高的塑料袋,而要用颜色略带灰色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3)菌袋的制备。淡季扎紧菌袋的一端。系绳长度约20厘米,打结时留1.5厘米的头。可以提前在菌袋上打3——4排孔,省工省时。

菌种的选择和制备(1)菌种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培养时间选择不同特性的菌株,坚决杜绝高温季节培养低温菌株,低温季节培养高温菌株。选择几个品种,分批饲养,随季节供应不同类型的平菇。同一菌株的菌种应轮换培养。(2)菌种的制备。有条件的自制菌株降低成本。原种可以用小麦、玉米、高粱制备,栽培种可以尽可能用纯棉籽壳制备,也可以适当掺入一些玉米粒。

3.建造蘑菇屋或蘑菇棚。老房子可以稍微改造一下。屋顶改造成薄膜屋顶,墙壁刷上石灰。喷洒辛硫磷、敌敌畏等农药,再用硫磺熏制。内表面平整后,铺一层103,335,415 cm厚的新土,待细菌生长时再铺一层地膜。根据饲养量,也可在村前村后的空地或坑塘边建菇棚。如果菇农自身条件允许,建设标准化菇房或菇棚,分批投料,进行规模化生产。

四。培养材料的配制和处理(I)配制。1.棉籽壳,0.8%的磷酸盐和硝酸钾,802或10ml的农丰大力士;2.棉籽壳50%,玉米芯48%,硝酸钾1%,磷酸二氢钾0.2%,食用菌营养素0.8%;3.玉米芯、复合肥2%、食用菌营养素0.5%、食盐1.5%。以上配方均添加0.1533540.2%多菌灵和233543%石灰粉。(2)混合材料。1.手动混合。水泥用水量应降低到130%;砖块要提前用水浸泡,减少营养水的流失。人工拌料时,前几次拌料要快,拌料要均匀。2.机械混合。大规模栽培使用机械拌料,机械拌料要掌握好料的水分。(3)加入石灰粉和喷洒杀虫剂的时间应错开。先调味,再喷。添加石灰粉和喷洒杀菌剂进行发酵培养需要1——2天,原料培养需要2——4小时。不管是拌料还是翻堆,调完堆后,都要用化学药品封料防虫。(4)装袋前的检查。低温原料当季栽培时,料温不宜过低,当温度升至20时,需套袋。混合材料不应有异味。如有异味,喷2%明矾水或5%过磷酸钙清液。材料的pH值应保持在833549。待物料稳定后,集中装袋。

5.装袋时分工明确(1)喂工人。喂料机要关调料,搅拌调味。(2)对于紧张的工人。菌种供应商要对菌种进行消毒,在大盆或桶中装满消毒剂(高锰酸钾),将菌种浸泡在消毒剂中,消毒后剥去包装袋。高温季节用专用塑料桶装菌种,每人一袋;在低温季节,菌种可直接去皮放在料堆上。(3)贝格。包装时注意菇袋的松紧度,以免日后采菇时脱料块;如果事先在菌袋上打一个孔,就要把菌放在孔处;在袋子被包装和刺穿之后,张力应该被均匀地上下传播

6.菇袋的管理菇袋的质量决定了平菇的产量。装袋后,菇房或菇棚内应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应干燥碱性。菇农要做一个检查卡,上面注明菌丝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每隔2——3小时检查一次,分别记录详细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装袋后七天,物料温度可基本稳定。上、下、左、右四叠菌袋之间要多放温度计,不仅要检查屋内或棚内的温度,还要检查各叠菌袋之间的温度。尽量在中温条件下培养细菌,温度保持在18——22。温度高时应减少菌袋层数,温度低时应覆盖薄膜以提高温度。

查看更多:
  • 怎样种植食用菌
  •  
  • 食用菌种植技术
  •  
  • 种植食用菌
  • 更多栏目最新
    多种原因诱发平菇死亡
    多种原因诱发平菇死亡
    品种、温度和湿度都是影响平菇产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查明
    平菇用熟料栽培
    平菇用熟料栽培
    为了适应平菇的周年生产,应采用熟料栽培。按比例称取培养
    采收平菇的技巧
    采收平菇的技巧
    平菇的采收技术如下:平菇菌盖展开,孢子尚未释放时,应及时采
    小白平菇蜜饯的加工
    小白平菇蜜饯的加工
    配方是鲜白灵菇80公斤,白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选择89
    大棚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黄瓜与平菇立体高效栽培
    目前,在冬季大棚生产中,由于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低、空
    平菇蜜饯加工方法
    平菇蜜饯加工方法
    1.配方:鲜白灵菇80公斤,白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2.选料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