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出菇阶段管理要点


羊肚菌从形成针状原基到采收一般需要20-25天。科学的出菇管理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保证,现阶段“精细化”管理尤为关键。现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羊肚菌出菇期的管理以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四大环境要素为基础,它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天气、温室性能、生长发育时期等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四要素的协调统一,以保证羊肚菌子囊果的正常发育。

1、温度管理:“防低温,避高温”

地温控制在12-16,气温控制在10-18。适宜范围内的温度宜低不宜高。在低温条件下,羊肚菌的肉厚而坚韧;否则,幼菇(3厘米)易冻害,菌柄浸水,逐渐变红而死。大菇虽不易冻死,但菌柄会变灰或变红,导致品质下降;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0,不要超过25,超过25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白霉。温度调节可以通过揭开保温被和通风来调节。

2、湿度管理:“少量多次,勤喷小水,不用水关门”

出菇期间应保持土壤湿度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床面干燥时,应根据天气情况、生长期等具体情况确定浇水方案。浇水宜采用微喷。地喷浇水容易溅出泥水,污染菇体,不建议使用。进入冬季后,早晚气温较低。宜在晴天中午喷水,增加湿度。出菇期用少量水多次补水。建议喷洒少量水。根据羊肚菌的长势确定喷水量。喷水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严禁大水漫灌,防止发生“水菇”和细菌病害。

3、通风管理:“设置缓冲膜,让底部空气流通”

氧气对于羊肚菌子囊果的生长尤为重要。缺氧会导致菌柄变长,品质下降。出菇期,随着子囊果的不断生长,对氧气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需要逐渐加大通风量,以保持棚内空气新鲜。羊肚菌种植棚的通风方式与蔬菜不同。宜采用底风,使二氧化碳排出棚外。在口处拉一个1米左右高的缓冲膜。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通风时间宜在上午10:30下午3:00之间,通风时间为23小时。控制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应在2000mg/m3(2000ppm)以内。

4、光管理原则:“散射光四处照,避免直射光”

出菇期的光照对羊肚菌果实的形状和菌盖的颜色影响很大。通过调整被子的高度和遮阳网的厚度,光照强度控制在800-1500 lx。果缘面要均匀受光,避免温室中、后部光照不足的问题;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蘑菇过热而引起白霉。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的食用菌之一,属于高档营养品。富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