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青霉病的防治


青霉病在食用菌栽培中很常见,是茯苓、灵芝等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多发生在子实体形成期。症状青霉菌从采集后留在栽培床上的茯苓根部侵入,逐渐侵染病体附近的健体。多数从茯苓菌柄基部侵入,使病部黄褐色腐烂,由基部向上蔓延。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食用价值。

病原体本病属于青霉菌属真菌病害,属半已知真菌亚门。分生孢子梗为扫帚状枝条,最后一层的分生孢子顶部呈锥形,呈瓶状,分生孢子串在上面。分生孢子近圆形,无色,单细胞,直径约3微米,只有在400倍的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和清除。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初期菌丝白色,细长,平放在基质表面,略呈粉状,当形成大量分生孢子时,菌落颜色逐渐由白色变为绿色或蓝色.

致病特性病原菌为寄生性弱的真菌,多以有机物为生。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后,通过气流传播。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它会在有机物上产生菌丝。真菌喜酸,酸性堆肥和含水量低的条件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传播。栽培时堆肥含水量低,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幼虫生长弱,不及时清除栽培床上残留的茯苓根,有利于疾病的发生。

预防方法

(1)采收后及时清理栽培场地,清除消瘦的幼虫和残留的茯苓根,减少病原菌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通风,保持栽培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成帽期向栽培室地面喷水,保持湿润。

(3)合理调节堆肥pH值,控制培养基呈中性至弱碱性反应,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可用石灰调节堆肥的PH值,拌料时可加入1%的石灰。第一批湿菇采收后,喷一次2%的石灰水。

(4)化学防治发病后,可在木段或栽培床上喷洒1:500倍的25%多菌灵或1:800倍的70%甲基托布津。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菌害防治方案
  • 更多栏目最新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1.褐腐病又称水疱病、湿泡病等。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
    春天是食用菌种植的旺季。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害虫经常在菇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害虫不仅是食用菌的直接侵害者,也是病原菌侵染的重要媒介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