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生长异常的防治措施


草菇异常生长的防治措施草菇是一种草本腐生真菌,喜温湿。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生产成本低。它是生长最快的食用菌。但草菇播种后,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影响产量和品质。现将草菇生长过程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草菇种植户参考。 1、菌丝萎缩一般情况下,草菇种块在播种后12小时左右开始萌发,并不断长入料内。如果播种后24小时菌丝仍未萌发或长入材料中,则可能是菌丝发生了萎缩。菌丝萎缩的原因高温烧菌。当堆肥内温度长期超过45时,菌丝体会收缩死亡。 药物作用。草菇对农药非常敏感。播种后,有的菇农会喷洒农药来防病杀虫,造成菌丝受药害而萎缩。 缺氧窒息。堆肥含水量过高(70%以上)或塑料薄膜覆盖过严,使草菇菌丝因缺氧窒息而收缩。 氨气危害。堆肥中尿素添加过多或田间化肥含量过高,会使挥发的氨气无法释放,对草菇菌丝造成危害。 菌种劣质。菌龄过短或过长,生存能力弱,抗逆性差,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菌种会收缩。 温差太大。草菇的菌丝对温差很敏感。若白天温度在32以上,夜间温度在28以下,喷水后菌丝会收缩。 发生虫害。堆肥中有害虫,菌丝因害虫叮咬而收缩。防止菌丝萎缩草菇生长期短。当发现菌丝萎缩时,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重新种植新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具体措施是:防止温度过高。露地栽培时,最好搭建简易遮阳棚,防止中午气温高时菌丝被灼伤。在堆肥过程中,当堆肥温度达到75左右时,翻动堆肥两次。入床时垫料的厚度视季节而定,早春和晚秋大棚栽培垫料要厚一些。 无农药。原料加工时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播种后材料表面不得施农药。 水分要适当。播种时堆肥含水量为62%左右,用手紧握物料时,从指缝中渗出12滴水。遇堆肥湿度大、温度高时,应撑起覆盖堆肥表面的薄膜,以利于通风。 防止氨害。尿素添加量不宜超过0.2%,应在贮存时添加。 选用优质菌种。草菇株龄应在15-20天,菌丝分布均匀,生长旺盛有序,菌丝呈灰白色有光泽,红褐色厚垣孢子,无杂菌,无虫蛀。不应使用超过1 个月的菌株。 根据温度浇水。培养料的调水要根据当时的温度灵活控制,喷水的水温要与气温基本一致。 搞好环境卫生,注意病虫害防治。栽培地点应远离畜禽围栏,材料应清洁无霉变,并在阳光下暴晒2-3天后方可使用。菇房彻底消毒,杜绝虫源。 2、菌丝过度生长。在真菌阶段,当物料表面出现大量白色蓬松的气生菌丝时,即为菌丝生长过度。菌丝生长过度后,不能及时转入生殖生长,出芽延迟,出菇少,产量低。菌丝过度生长的原因多是由于通风不良,导致料床温度高、湿度大、二氧化碳浓度高,刺激菌丝过度生长。为防止菌丝体过度生长,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23天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白天定时揭膜,适当通风,降温,减少湿度,促进草菇菌丝长入料内。来源:中国古田食用菌信息网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菌害防治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科学培栽草菇 规范化种植增产增收
    科学培栽草菇 规范化种植增
    以下是栽培草菇的方法:草菇菌丝季节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
    预防草菇死菇的四大技术要点
    预防草菇死菇的四大技术要点
    1.草菇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培养料进入菇房后,应严格控制
    提早预防草菇菌丝萎缩
    提早预防草菇菌丝萎缩
    草菇是一种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蘑菇,是世界第三大栽培食用
    草菇怎么种植 草菇木霉的防治措施
    草菇怎么种植 草菇木霉的防
    草菇木霉是草菇常见的真菌病害。近年来发现用农药防治草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