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食用菌类生理病害


野生蘑菇:堆肥中含氮量高、水分高、温度高所致。防治方法:降低堆肥含氮量,提高堆肥PH值至8-9。绿霉:由于PH值低,料袋透气性差,袋内温度高导致闷堆。防治方法:提高PH值至8-9,强化微孔促气菌,防止高湿闷热。死菇:刚出芽不久,有时会有大量小菇蕾萎缩变黄,甚至枯死。这主要是由于菌袋温度过高,菌丝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热量不能迅速散发,造成“烧”死菌;或因湿度过低,幼菇脱水死亡;用太多的水淹死它。防治方法:适时播种,调节堆温,出菇时增加空气湿度,出菇期注意通风,控制喷水量。烂菇:菇棚内湿度过高,通风不良,料面黄水过多,会导致平菇腐烂。防治方法:加强管理,温度控制在8-20,湿度控制在80-95%。一旦出现烂菇,可用3%来苏尔溶液刷烂处或喷洒1500倍农用连霉素溶液。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菌害防治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危害食用菌生长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食用菌四类病害的防治
    1.褐腐病又称水疱病、湿泡病等。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
    食用菌虫害如何防治?
    春天是食用菌种植的旺季。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害虫经常在菇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害虫不仅是食用菌的直接侵害者,也是病原菌侵染的重要媒介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