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的菌袋进棚覆土催蕾怎样操作?


培养50-60天后,将菌丝转移到野生蘑菇棚袋中,待成熟后覆土。一般袋子覆土1个月后,子实体即可长出。这个阶段很好驾驭,稍微失控子实体就长不出来了。朱斗熙(2008)在《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的文章中介绍,他们在1992年成功之后,一直到1998年,这期间成败相伴。也就是说,第一年可以出菇,第二年用同样的方法、菌种就出不出菇了。即使是在田里栽培,有的地方出产很好,有的地方不出产。全国多个生产单位种植羊肚菌已有10多年,但都因蘑菇产量不稳定而失败。直到2007年,他们才基本突破大田栽培的关键技术。在此,根据各地栽培试验,出菇期的管理技术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l) 在棚内整理行李

套袋前田间消毒,在床上铺3厘米厚的腐殖土,拍平;然后用10%的石灰水喷洒床和周围环境,杀虫杀菌。将生理成熟的菌袋或菌瓶移入野生菌棚内,放在相邻的床上。每平方米床位可放置40个17cm33cm的菌袋。也可将菌袋排放在箱筐或盆内。由于搬、卸袋过程中,菌丝体表层受到一定程度的碰伤,经摇动后,袋(瓶)内菌丝体破裂。因此,袋子或瓶子放入袋子后,不要急于张口盖土。一定要让它静置1-2天,让菌丝积累更多的养分;同时,使其适应气候环境,为下一步的蘑菇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开口处覆盖泥土

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菌袋陈列后,进行用土掩口的工序。对于袋子,解开袋口的系带,撕下袋膜;对于瓶子,撕下覆盖膜。然后用3至5厘米厚的土覆盖袋子或瓶子的表面。覆土材料优选腐殖质饱满的沙壤土,或林更新前的火烧土。有的栽培者拿菌袋去膜,将菌管排放在床上,然后覆土3-5厘米。无论是用袋覆土还是不用袋覆土后,在覆土表层再覆盖2厘米厚的竹叶或阔叶树落叶,以保持覆土湿润,防止水土流失和雨淋.菇棚内温度控制在18左右,让菌丝回春。

(3)营造微生物环境

在山核桃小鸡套袋的同时,将2袋相同大小、生理成熟菌丝的平菇菌种隔5袋间隔放置,为山核桃小鸡的生长创造微生物环境。 Chang Wang Shaoyu 和Cong Guiqin 的开山之作。

(4)变温累积

田间菇棚温度波动大,控制方法可在床上每隔3米插入一条竹木条作为拱膜的内棚;并盖上白色塑料薄膜,起到防雨、保湿、控制湿度的作用。覆土后,人为创造菌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温差刺激条件。具体操作方法:白天盖床罩膜,晚上盖好。 2-3小时后揭盖膜,夜间温度低,连续2-3天人为使昼夜温差在10以上,促进菇袋白色原基以及蘑菇芽的顺利形成。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菌种制作技术
    羊肚菌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的食用菌之一,属于高档营养品。富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