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玉米间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以玉米生产为依托,充分利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遮光条件,营造温湿度适宜的田间小气候,创造高温季节食用菌生产适宜的生长条件。环境。同时,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玉米的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产量。食用菌采收后的基质废弃物留在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肥沃土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玉米与食用菌交错种植,每666.7平方米玉米产量454.8公斤,每666.7平方米食用菌产量4424.5公斤,每666.7平方米增收7209.8元。 7m净增3659.4元。一、玉米栽培主要技术全面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四项重点措施。 1.1 良种选择与合理密植良种选择是玉米和食用菌高产高效的关键。宜选用单株高产的烟单13、农大108等优良品种。麦田套种玉米,应在小麦收获前10天按规定套种;夏季直播直播应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时应综合考虑玉米和食用菌的高产高效目的,合理确定播种密度。玉米产量由三个因素组成:亩穗数、单穗粒数和千粒重。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引起产量的变化。产值和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产。在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因素中,亩穗数最为活跃,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单穗粒数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播种过密,虽然千粒重和单穗粒数高,但因穗数少,产量水平低;播种过密,虽然亩穗数多,但千粒重下降,产量不高。同时,播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从而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效益。因此,播种密度为3800-4000株,每亩冷收株数不少于3500株,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玉米生产潜力,实现高产,又利于生长食用菌,达到玉米食用菌高产高效的目的。 1.2保证播种质量,提高玉米均匀度套种玉米播种育苗管理不便,往往会降低玉米的均匀度。玉米均匀度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均匀度越高,光能利用率越高,成品率越高。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精选种子。提高种子纯度是提高均一性的基础,必须选择纯度高的优质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晒干,除去细小、有虫、有病的种子,以保证纯度。二是播种时水分充足。生产中缺苗、断垄、小株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特别是套种玉米在高温、蒸发量大、小麦需水量大的时期,再加上许多套种玉米的程序。水分流失快,缺苗尤为严重。因此,套种玉米更应注意水分充足的播种。播种时,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如遇干旱,应浇水保湿保苗。三是播种深度合适、均匀、覆土严密。四是带好种肥,将种肥分开,防止烧苗。五是拌种剂,防治苗期病虫害。粘虫和蓟马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一旦为害造成缺苗、断垄或小株,将严重影响玉米的均匀度,降低产量。用种衣剂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六、定时育苗。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剔除病苗、弱苗,留壮苗,保证均匀。七是对苗施偏心肥,使玉米长势均匀,提高均匀度。 1.3 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增加投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玉米生长快,需肥量大。没有足够的肥料投入,就不可能获得高产。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根据需肥规律,科学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实现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在施肥方法上,一般掌握全部磷肥、钾肥、微肥和有机肥(玉米套种结合育苗一次性施)。在基肥充足的基础上,分期追施氮肥。

追施氮肥的原则是轻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辅施颗粒肥。第一次在植株长出6-7片叶子时追施秸秆肥。攻茎肥具有促根生叶、壮茎的作用,为大穗、大粒打下良好基础。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植株长出16-17片叶子时,处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期,需肥水较多,是决定穗粒大小的关键时期.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2次。 5-30公斤。第三次是在玉米抽穗期追施粮肥,保证无机养分供给充足,延长绿叶期,增加光合积累,增加粒重,每6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还要按需供水、旱时浇水、涝时排水,创造有利于玉米高产的土壤条件。同时要进行中耕松土,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1.4 合理种植方式为便于食用菌的栽培管理,应适当调整玉米行距。夏直播玉米分大行、小行。大行距140cm,小行距60cm,大行距间栽4行木耳条;麦田套种玉米在小麦收获前10天打碎,在垄沟背面种植2行玉米,行距40cm。在垄沟表面种植2行木耳条。 2、食用菌栽培技术。为了使食用菌的生长发育适应玉米田环境,采用了塑料袋装菌条栽培法。它的优点:一是最大程度地防止了细菌的污染。在接种发酵过程中,所有培养材料都不会受到污染;二是袋装栽培由于塑料袋的密封作用,保温、保湿性能好,在发芽过程中堆放在一起。温热保湿作用。 2.1 玉米交错食用菌选择合适的食用菌。由于环境条件与菇房、温室栽培不同,针对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的特点,应选用耐高温的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种类也多。特点是适应高温环境,菌丝体生长温度15-35,子实体生长温度20-32,玉米入穗时田间温度25-30更适合菌丝生长的阶段。玉米乳成熟期过后,田间温度在23左右,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相吻合。 2.2 选择合适的堆肥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堆肥种类很多,其中以棉籽壳效果最好,其生物效率较高,一般在180%以上。选料时,尽量选择新鲜、无雨淋、无霉变的培养材料,并在烈日下暴晒23天,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材料中的细菌。配方为:100%棉籽壳,加2%石灰,按料水比1:1.2-1.3混合均匀,含水量60%-65%,即可装袋接种。

  2.3装袋接种 接种前将压制好的直径25cm,长47cm的塑料袋的一端扎好,将转级好的菌种撒一些于扎口处,然后向袋内装拌均匀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装至袋的体积的三分之一处撒一层菌种,继续装料,同样边装边压实,在袋的三分之二处再撒一层菌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装料至袋口处撒一层菌种,压实后将袋口扎紧。应特别注意在装料、撒菌种及搬运的全部过程中都轻拿轻放,不要把袋子弄破,以免引起杂菌污染,每袋装培养科1.5kg。  2.4排袋发菌 在选择好的闲置房屋内用石灰水或杀菌液进行喷洒消毒。房屋内要保持通风、阴凉,阳光不能直射,门窗用草帘遮盖。将接种好的袋子轻轻地搬入室内进行发菌,一般采用料袋堆垛方式,但不宜太高太厚,垛与垛之间留出走道,5天菌丝开始萌发,由于袋内自身产生的发酵热,菌丝生长很快。堆上最好遮盖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随菌丝生长量的增加,料温和室温升高,这时应每天将菌袋位置交换,当菌袋的菌丝长到3~5cm时,可用消毒的铁丝,从袋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均匀穿透4~5次,以加强通气,提高发菌速度,当堆垛温度达到28℃或料内温度达到30℃时,应及时向堆垛上面覆盖物喷水降温,同时要定时检查污染情况,若发现杂菌污染应立即剔除,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2.5菌袋移植 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将发好菌的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保持空气湿度85%~95%之间。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要逐渐松开扩大,以利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一小孔,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  2.6菌袋栽植和出菇管理 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即在玉米行间开沟进行袋装菌棒栽植,春种和夏直播的玉米在大行距间开沟100cm,  深30cm,灌足水并等水渗完之后,脱去菌棒外的塑料袋栽植于畦沟内,畦沟内栽植4行;同样方式,麦田套种的玉米,在畦面开沟50cm,深30cm,栽植2行菌棒,再覆土2~3cm,喷适量水,以利菌棒保湿,7~9天后即可生产第二潮菇,进入正常的出菇管理。  由于大由气候较难控制,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田间的湿度。当田间地面上空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要喷水,确保田间的湿度85%~95%;二是遇阴雨天气,应在雨前采菇,不能采摘时用塑料薄膜盖好,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沙影响菇体质量,而降低其商品价值;三是玉米进入8月中旬后气温较高,应注意遮阴降温,防止菌丝高温老化,进入9月下旬后气温有所降低,可以去除覆盖物,继续加强出菇管理,可以延长出菇期,增加产量,一般可以生产4~5潮菇;四是玉米生长后期按常规管理,收获玉米时,先收玉米棒,待全部出菇结束后,再收获秸杆。编辑:冯惟榘  (1.王福祥 蓬莱市农广校,山东 蓬莱265600;2.刘新滨 蓬莱市登州农科站,山东 蓬莱265600)来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作者:王福祥1 刘新滨2 

标签:
  • 快速食用菌种植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日本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1 日本鹿茸菇生产与养殖1.1 历年产量鹿茸菇味道鲜美,市场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