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出生的年轻传媒人为何缺乏敬业精神


还说军训是为了增强这些年轻人的职业素养,“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开什么玩笑,主编们!知识经济喊了这么久,难道不知道知识工作者的最大特点target=_blank? 与制造业工人不同,知识型工人拥有生产工具,即储存在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因此他们可以带着自己的生产工具四处移动。他们需要的不是对公司的忠诚,而是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因此,与制造业工人相比,知识型工人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很低。这些总编大人要做的不是说教,也不是抱怨,更不是管教,而是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知识型员工在这个团队中实现自己单枪匹马无法实现的绩效目标。 说到绩效目标,就不能不谈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有人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传媒业最薄弱的环节。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我看到的各级媒体机构,大部分还在沿用几十年一贯的人事组织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关键人才、管理和领导方面,基本上还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政机关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打分”制。记者通常按发表的字数计酬,编辑按负责的页数计酬,外加额外的好稿子和好版面奖。业绩与待遇挂钩。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种人事管理模式简单可行,但不适合管理80年代的媒体人,或者说不能激发年轻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为什么?因为传媒单位是最典型的知识型组织,员工拥有的资本就是知识,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生产工具。因此,企业组织不能再用薪酬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因此,赢得员工忠诚度的新方法是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的最佳机会,即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高的成就感,从而对组织忠诚。“不求企业忠诚,但求工作承诺”将是未来的游戏规则。决定媒体人走向的不再是企业,而是市场。因此,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传统的“维护一座大坝”的目标转变为“管理一条河流”,即使不能阻止水流,也可以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我该怎么办?抱歉,我没有答案。但是,没有答案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去寻找。尽管每个媒体单位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但所有媒体管理层都应考虑以下五个问题: 1.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绩效考核、职业规划? 2.如何为知识型员工描绘一个共同的愿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 3.如何设计一个能充分发挥任务团队绩效的管理组织结构? 4.组织的每个成员如何传递正确的知识和信息? 5.如何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准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查看更多:
  • 学习职场生存
  •  
  • 职场
  • 更多栏目最新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存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
    有时候,你想象的会成真。然而,这并不常见。你最好做出改变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美国:美国人主要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陌生感。比如中国制造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最近联系了一个公司老板,在沟通中提到了项目内容之一的职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王小玮:事实上,说到人才,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是最重要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由于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已经取消,明年执行贷款利率时允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许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像一个成功的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