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砍专业救就业“的越权与错位


媒体并没有报道教育部门调整专业的原因,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显然是为了应对越来越难的就业问题。的确,正如留美学者薛勇所说,目前中国大学里有很多“扯淡专业”,比如管理学、法学等。这些专业要求分数高,收费贵。主要是教育内容近乎垃圾,既不实用,也不束缚学科视野,与3354的社会需求相去甚远——是时候调整这些华而不实的本科专业了。但笔者认为,调整专业设置的权力应该下放在高校手中,教育部门集中调整是一种越权。越权调整只能扼杀高校的自主办学,同时加剧就业矛盾。 计划经济时代也出现过很多类似的闹剧:乡长发现某段时间苹果很受欢迎,于是命令全镇农民砍掉桃树,统一种植苹果树。当他发现葡萄很好卖的时候,就下令把所有的葡萄都种上。这样一来,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扭曲了,农民们因为苹果滞销而欲哭无泪。市场的优势在于尊重个人理性,鼓励个人根据自己的信息做出分散的判断,从而达到——的平衡——因为毕业生最终还是要直接面对市场,所以高校的专业设置也需要这种独立的决策权。正因为如此,《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教育部取消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范围内的专业审批规定,改为备案制。也在部分高校试行了专业自治试点,3354——显然,用行政手段一刀切地削减本科专业,对高校办学是一种伤害。 首先,教育部门根本承担不起“砍专业”带来的就业负担。在自主办学的条件下,既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一种方式,也是政府减轻自身负担的一种方式. 3354—既然政府不能给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那就把设置专业的权利留给大学吧。权利转让了,责任也转让了:专业是自主设置的,所以由此引发的就业矛盾不能怪政府。现在政府越权调整专业,无异于把担子揽在自己身上。然后,教育部门缺乏足够的“削专业”合理性。中国高校虽然目前对社会需求还不够敏感,但已经不敏感了,比高高在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敏感多了。因为学生就业直接影响高校的利益和声誉,高校有将专业调整到市场的利益动机,而教育部门缺乏这种切身利益感,只能凭权力感行事。 而且很多专业的就业难不在于专业本身而在于社会需求:比如对名校的崇拜,企业只看学校品牌不看专业;比如学历崇拜,博士、硕士比比皆是,最好的本科也没人要3354。在这种情况下,取消更多的本科专业不利于就业。 不尊重高校自主权,越权进行专业调整,只会像“统种苹果”一样,在扭曲供求关系中加剧就业矛盾,也会加剧“本科教育化”趋势:比如本科管理专业被高校自主取消,高校自己消化专业取消带来的问题;如果可以强制取消,原有本科专业的师资和资源将如何安排?要么以不同的名义招生,要么仅仅是本科研究生教育,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系统性下降
查看更多:
  • 职场生存
  •  
  • 职场
  • 更多栏目最新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存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
    有时候,你想象的会成真。然而,这并不常见。你最好做出改变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美国:美国人主要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陌生感。比如中国制造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最近联系了一个公司老板,在沟通中提到了项目内容之一的职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王小玮:事实上,说到人才,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是最重要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由于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已经取消,明年执行贷款利率时允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许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像一个成功的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