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饥渴致中国“80一代”不敬业


北京智诚职业咨询公司高级心理咨询师胡建生博士分析,“80后”已经是比较纯粹的独生子女。当他们长大后,社会上的教育观念已经在提倡“鼓励”和“赞美”教育了。在学校阶段,即使成绩不好,也会有人鼓励他们去探索自己的其他特长,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人看。他们的确是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一代。虽然成就感和认同感是马斯洛理论中人的基本需求,但“80后”更加强烈和突出。 但是,工作单位毕竟是看业绩的,单位领导往往不会从关心你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你的业绩。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造成了“80后”强烈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起作用。在家里表现为“说你能行,你能行,或者你不行;你说不行,你就不行,你就不行。“这并不是说领导层会有多强,而是说期望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期望能让人做得更好,而消极的期望也能被对方感受到,产生负面影响。 不适合工作只是心理不满足的外在表现。相对于“80后”成长过程中外界鼓励和表扬带来的“积极期待”,单位给予个人的关注要少得多。并不是单位不重视员工,给员工负面期望,而是“80后”在心里感到了一种落差。“正面预期”的大幅下降,原本属于你的鼓励和认可。那是一桶水,但现在只有一杯水了。让这个“80后”感到被忽视,以至于“被忽视”、“不被尊重”,最后觉得“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这造成了他们实际上的“情感饥渴”。 很多时候,很多孩子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需求,只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感,进而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于是职业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不是常说的,就是对工作的期望值太高,不高不低的结果在里面。说到底是教育的人性化,是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总之,人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阈值。因为这种产业结构无法提供教育时代那么多对心脏的关注。 心理学导致“跳蚤生活” 根据胡建生博士的分析,“心理高度”导致频繁跳槽和考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生活”。即使原来的限制都解除了,但是他们已经被碰撞吓到了,不敢再跳了,或者说已经习惯了,不想再跳了。心理定势让人愿意忍受失败者的生活。“80后”频繁跳槽,偏执考研,是因为他们也默默认可一个“心理高度”,这个高度往往暗示着他们的潜意识:去这个公司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办法的。其实他们头上的“盖”不是单位造成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对认可的高期望让他们始终意识不到真正的问题,对就业也有一种恐惧感,只能“跳”下去失去信心,无所适从。考研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逃避心理,因为真正的问题没有搞清楚,考研没有目标,仍然没有学习的动力。毕业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80后”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心理落差。 当然,单位也要意识到“80后”的特点,调整应对策略。毕竟以后“80后”的员工会越来越多。但是“80后”也必须知道他们的根本问题。毕竟人生有两个坐标:一个是你需要的,一个是社会需要的。只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相关链接:名词解释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的热情感动了他雕刻的年轻女孩形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测试看到,因为老师认为某个学生是天才,所以对他寄予更大的期望,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并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产生激励效应,加倍努力学习,从而取得好成绩。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术界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查看更多:
  • 职场相处
  •  
  • 职场
  • 更多栏目最新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存
    工作一定要忍受才能在职场生
    有时候,你想象的会成真。然而,这并不常见。你最好做出改变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国际商务的送礼秘诀
    美国:美国人主要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和陌生感。比如中国制造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岗位说明书如何发挥作用?
    最近联系了一个公司老板,在沟通中提到了项目内容之一的职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人力资源总监最看重你什么
    王小玮:事实上,说到人才,很多人认为他们的工作经验是最重要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用年终红包还要贷量力而行
    由于住房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已经取消,明年执行贷款利率时允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职场五魅”助你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许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像一个成功的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