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用菌不出菇的原因及防治


1、菌种选择不当:秋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及早熟品种,春季栽培香菇宜选用中温或低温型及晚熟品种栽培。若选用晚熟品种秋季种植,接种后需34个月菌丝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当年秋冬季没有菇,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出菇。同样,春栽若选用中温型、早熟品种,接种后6070天会滋生菌,出菇时温度升高,不利于结实。身体和蘑菇无法生产。如果菌管完好,可保存过夏,秋凉后即可正常生长。防治方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选择适宜品种。 2、菌丝发育不成熟:菌丝接种在培养基上,发育到生理成熟时才能形成子实体。菌龄的长短受菌种限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是影响菌丝体生理成熟度的关键。对于中低温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7。如果菌丝长期保持在20以下,尤其是10以下,虽然菌丝培养时间长了,但所需的积温还不够。菌丝不成熟,不会长出蘑菇来。防治方法:将菌袋置于20-25继续培养,或将菌管堆放,覆膜,提高堆温,促进菌丝生长。 3、播期不合适:无论栽培何种蘑菇,都要选择最佳的播期。香菇的播种期一般为春秋两季。我省秋栽适宜播期为8月中旬至10月。播种过早,温度高,易感染杂菌;播种过晚,如果没有加热条件,温度低是不可能出菇的。春耕适播期为1-3月。如果种子播得太晚,因为温度已经超过了子实体形成所需的温度,就会没有子实体。但是,可以将管子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度过夏天,等到秋天温度转凉时再对蘑菇进行管理。防治方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4、菌种退化和制种不规范:由于菌种传代过多、频繁、贮藏不当、贮藏时间过长或制种时温度过高等原因,会导致菌种的优良性状逐渐退化。如果使用退化菌种,菌丝发芽晚,生长缓慢,菌丝抗逆性差,最终不出菇或出菇少。另一个原因是种子生产不规范。为了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菌种工厂将原种扩充为原种,或将栽培种扩充为栽培种。这种细菌分类显示生产中结果延迟。控制方法:生产菌种应严格控制传代次数,一般在4次以内。菌种工厂必须具备菌种生产的基本设施和保存菌种的条件。原种不得扩大原种,栽培种不得再扩大栽培种。养殖者购买菌种时,应询问菌种名称和特性,选择生长整齐、健壮、无退化菌种和老化菌种的适龄菌种。自己生产菌种时,要根据培养时间计算菌种的生长时间,以免菌种存放时间过长。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菌害防治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