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的原因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菌丝有时会过度生长,具体表现为堆肥表面过度生长,形成一层粗大的菌束网络,在堆肥表面形成菌丝。该菌株的菌丝体出现过度生长和堆肥的营养。该菌株的特性与环境条件有关。 (1)堆肥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指堆肥中氮含量过高。食用菌菌种生产中常使用麸皮、米糠、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生长素等氮素营养素。菌丝体生长期对氮素的营养需求较高。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发现一些菇农总认为堆肥中的养分越多越好,混合时总喜欢加入过量的氮。营养物质,导致麸皮或尿素等含氮物质营养过剩,会造成碳氮比例失调,导致菌丝过度生长。因此,需要根据栽培品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堆肥配方。 (2)培养管理不当,如培养室温度过高。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温度为5-33。除草菇外,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一般为20-30。培养温度的差异对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健壮性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菌丝体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菌丝生长最快的温度是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但不是菌丝生长旺盛的温度。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培养出健壮的菌丝体,我们经常将培养室的温度调整到比菌丝体生长最快的温度低2-3。如果培养室内温度高,菌丝会过度生长,但菌丝会稀疏而弱,不牢固。此外,通风不良和空气湿度过大也会导致菌丝过度生长。因此,在制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加强通风,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以抑制菌丝的过度生长。

标签:
  • 菌害防治技巧
  •  
  • 菌害防治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