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选育食用菌菌种有哪些方法?


食用菌的遗传比较稳定,但食用菌的变异却很普遍。食用菌的变异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如营养、光照、水分、温度等,而且这些变异往往是暂时的。只有通过基因突变,才能获得永久的、可遗传的变异。人们致力于在食用菌中寻找自然发生或通过人工突变产生的对人类有益的突变,并试图稳定这些突变以获得新的菌种。优良品种的人工选育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自发的、有益的、变异的积累的过程。首先要确定选择目标,扩大收集范围,尽可能收集到足够的代表性菌株。食用菌菌菇(或穗)采收后,应尽快进行组织分离或单孢分离,以获得纯种。获得的纯种应测试其生理特性。将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产品比对试验,再进行扩增试验,方可推广使用。

2、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对细胞群体进行处理,激发少数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选育性状优良的品系。紫外线、X射线等是常用的诱变剂,还有常用的化学药剂如氯芥、2-氨基嘌呤等。育种时,选择已用于生产并发生自然变异的菌株,选择选用生长快、营养要求低、结果早、适应性强的菌株,选择对诱变剂敏感的菌株,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水平上的重组过程。由于食用菌能产生有性孢子,通过有性杂交育种可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中,新的后代通常由单核菌丝配对产生,也有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配对。杂交后得到的杂合异核菌丝体,应根据是真双核菌丝体还是锁形联合菌丝体来鉴别。

4.基因工程:用人工方法提取人类所需的某种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在体外条件下切割,以DNA分子为载体连接,然后导入一定的受体细胞,从而获得所需的新物种。

标签:
  • 学习菌种选育
  •  
  • 菌种选育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菌种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根据食用菌对营养、水分和pH值的要求配制的培养料即为培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