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西部山区猴头菇栽培技术


猴头菇的生产栽培技术主要采用熟料栽培法和袋栽培法。

一、工艺流程

配料套袋杀菌接种种菇发芽种菇管理采收鲜售或烘干

2、品种选择

商品猴头菇,子实体头状,不分枝,乳白色(干子实体微黄色),肉质,内部实心,无柄,表面密生刺,长1-1.5厘米,圆柱形。

三、栽培技术

3.1栽培季节:当年8月上旬制袋,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出菇。

3.2栽培基质:木屑79%,麦麸20%,石膏粉1%,水分60%。

3.3 配料:先将木屑预湿,然后按配方加入其他培养料,混匀,料水比1:1.2,pH 6.0。

3.4 装袋:采用15cm30-50cm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混合和装袋方法与平常相同。最好使用塑料项圈,以利于蘑菇的生长。装袋机装袋,灌装必须在6小时内完成。

3.5 灭菌:可用常压或高压灭菌,指标同常规。在常压(100C)下灭菌30 至40 小时。

3.6接种:要求接种环境清洁、干燥、消毒。料温冷却到30以下后,袋料进入无菌室。三点接种。

3.7 菌培养:接种时,从袋口插入短袋;长袋从一侧打孔(5个孔,1.5厘米深)用于接种、密封和装袋。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22-25,光线暗或散射光弱。栽培室要消毒、清洁、干燥、通风、遮光。菌房温度要求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菌室基本是黑暗的。菇条呈井形排列,每层4袋,10层。当接种菌落长到可以形成单片时,由每层4袋改为每层3袋。适时打开门窗通风,保持菌房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小时。接种后10天翻检一次,及时清除不良培养袋。在培养室中培养40-50天即可装袋。当菌丝长到半袋时,会陆续产生子实体(猴头菇的特点),进入出菇期进行管理。

3.8 菇房管理:菇房要进行消毒,做到清洁、通风、散光。结果温度为16C至20C。

3.8.1 出菇方式:架子出菇和挂袋出菇。出菇架有7层,每层间距20cm,挂袋出菇串每串4袋。

用小刀挖出接种孔处的老菌,菌袋架子上有接种孔的一面朝下,可用吊袋在接种孔的两侧和对面打孔结果的孔。由于货架上下层温差较大,放置一段时间后应调换上下层菌棒的位置。

3.8.2 生长初期水分管理: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5%左右,当刺长到1厘米时应降至90%。如果湿度低于75%,子实体就会变干变黄,生长缓慢。喷水视菇房空气湿度而定,切忌直接喷在子实体上。

3.8.3 通风:保持菇房内空气新鲜,防止被风直吹。通风时间根据温度确定。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每次通风1小时。猴头菇子实体大,紧密,色白,刺长短适中,产量高,商品性好;否则,子实体柔软,刺少而粗,生长缓慢,产量低,甚至畸形。

3.8.4光照:散射光有利于猴头菇子实体的发育。虽然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形成子实体,但它们往往发育不良和畸形。保证有散射光,果棚分三阳七阴。

4.收获

猴头菇的子实体成熟度应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间。刺在0.5cm1cm以内,在孢子喷出前及时采收。

成熟标准:子实体坚实,不喷出孢子,刺充分伸展,刺长1-1.5厘米。采收过熟的菇变黄收缩,商品价值低,影响下一批菇的形成,造成减产。采收后清理干净料面,5-7天停止浇水。在合适的条件下,15-20天后会出现第二批蘑菇。一般采收35次,但采收次数越多,个体越小,品质越差。

5.采后管理

采收后,去除物料表面杂质,停止浇水2-3天进行菌种培养,然后将袋内装满水或营养液,正常管理出菇,等待下一批原基形成。

6. 害虫防治

6.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严格化学防治。

6.2 主要病害:霉菌(木霉、毛霉、链孢霉、黄曲霉)和菌基腐烂。

6.3 防治方法:

6.3.1严格查源。

6.3.2 保持环境清洁。

6.3.3 发现病害及时清除,进行无害化处理。前中期如发现菌袋被污染,应及时搬出菌室,四点注射法注入50%-75%酒精,每天注入1次,连续3天,并在低温(10-16C)下培养。 (作者:林志辉)

标签: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 有效食用菌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最新猴头菇的种植技术
    最新猴头菇的种植技术
    猴头菇是传统名贵菜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效
    猴头菇如何栽培,猴头菇的栽培方法
    猴头菇如何栽培,猴头菇的栽培
    蘑菇种类繁多,栽培方法各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猴头菇是怎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