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温棚生料栽培技术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簇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呈半球形,菌盖边缘内卷,后逐渐展开成扁平状。柄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粗细近等,柄始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白色和黄色2种,白色适合加工成瓶罐,黄色适合鲜食和加工成干品。

2、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34以上停止生长,37以上菌丝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24,生长适宜温度为5-16,最适温度为13左右。如果温度过高,瓶盖很容易开裂,导致腐烂。

2.湿度

物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最适宜为65%。细菌滋生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要求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

3.酸碱度

适宜的pH为6-7,最适宜的pH为6.5。由于灭菌后原料的pH值下降0.5左右,故将原料的pH值调至7.0。

4.光

菌丝不需要光,子实体需要散射光,没有光就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过强,叶柄肥短,叶柄组织纤维化,伞面早开,叶柄变褐,降低商品价值。

5.空气

金针菇是一种耐二氧化碳的植物。如果供应新鲜和充足的氧气,菌丝体和子实体就会发育良好;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菌柄变细,出现针尖菇。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时,子实体就不会形成。

6.营养

金针菇属木腐型食用,最适碳氮比为20:1。

3.菌种生产

1.母种

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水1000ml,土豆(去皮)20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0.6g,硫酸镁0.5g,琼脂适量;

水1000ml、葡萄糖30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0.6g、硫酸镁0.5g、维生素B1 0.1g、琼脂20g;

水1000ml,吸管(煮汁)200g,蔗糖3g,硫酸铵3g,琼脂20g。

2.原始种和栽培种

最合适的配方:

阔叶木片73%、有机质(麦麸、米糠、玉米粉或豆饼粉)25%、石膏1%、蔗糖1%;

棉籽壳88%、麦麸10%、蔗糖1%、石膏1%;

麦粒(或玉米粒)99%,石膏1%。

干料:水=10:1213。母种7-10天发芽,母原种和栽培种30天左右发芽。种子生产照常进行。

4. 培养

一、栽培材料配方

棉籽85%、麦麸13%、石膏1%、碳酸钙1%。

木屑77%,麦麸(或玉米粉、米糠、豆饼粉)20%,蔗糖1%,石膏1%,碳酸钙1%。

2、发酵原料的制备

搅拌

将棉籽壳、有机物、木屑等主要成分和石膏、碳酸钙等不溶于水的辅料在干燥状态下混合均匀。

建堆

桩宽1-1.5米,高1.2米。长度视材料量和场地而定。上下桩的宽度差不应超过20厘米。表面铺草帘,保暖保湿。

翻身

翻堆23次,距地表20cm处温度达到60时开始计时,保持48小时后翻堆。翻转原则:上下翻转,里外翻。料温达到60后,保持48小时,最好再次翻堆。

优质材料标准

当材料上长满白色羽毛状菌丝体,有特殊的面包香味时,就是优质材料,不能有霉味和臭味。物料发酵后喷洒0.1%0.2%的多菌灵。

3.熏棚

喂食前3-4天吸烟一次:甲醛5-8毫升/立方米、硫磺15克/立方米或气雾剂3-4克/立方米;喂完再熏,及时通风。

4.播种

菌床宽80-100厘米,料厚15-17厘米。播种前将杀虫剂和杀菌剂喷洒在地面上,同时铺料,同时轻轻压实。细菌有两层,中间层和顶层。含菌量为干料的10%15%。 2/5、3/5 在表面和周围。播种后,在地表撒一层薄料,然后盖上草帘,喷上多菌灵,再盖上地膜封口。

5、细菌管理

温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棚内经常通风。同时每天早晚各抖一次材料表面的塑料薄膜,以利通风。大约30天后,菌丝会生长并变成灰色。达到生理成熟。

6.萌芽提醒

芽的整齐是高产优质的关键。首先,温度要控制在13左右。 8以下出菇困难,18以上子实体稀疏。湿度控制在90%,同时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使菌丝由灰色变为雪白,出现褐色糖滴,萌芽可以出现。

7、出芽后的引产措施

 

为了消除金针菇顶端优势,促使菇柄上潜在的侧芽再生出数量极多的菇蕾,以获得更多的子实体,达到增产的目的,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通风干燥萎蔫法(即再生法),当菇长至2~3厘米时揭膜,通风干燥,使菇盖萎蔫,菇柄仍有一定硬度,就开始盖膜并支撑起来,再给予适温适湿,4天左右就出现密集的菌蕾。

 

②当菇长到3厘米左右时,将菇尖和菌盖剪除,将菌柄子压在菌床上,给予适温适湿,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天左右也出现密集的菌蕾。

 

8.采收

 

子实体的采收标准:外销时柄长10~15厘米,内销时柄长25厘米且菌盖不开伞。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另一手轻轻拔下菇体。然后拣去残菇,盖上薄膜,等菌丝恢复生长后,即可进行二次菇的生产。

 

五、注意问题

 

1.异常现象的原因

 

①菌盖粘连、蒺藜状菇、叠生菇等是由于虫害引起的,应加强防虫。

 

②黑斑、软腐是由霉菌引起的。

 

③锈斑、褐腐是由细菌引起的。

 

④丛枝(只长柄,没有菌盖或菌盖很小):二氧化碳浓度高或湿度过大引起的。

 

⑤培养料呈湿腐状、颜色黑褐,是由线虫引起的。

 

⑥培养料表面发生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粘质物,由粘细菌引起的。

 

2.催产措施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此措施仅限于第一潮菇,第二潮、第三潮菇禁用。

 

3.发酵料一定要达到腐熟标准,此措施是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

 

4.保持棚内卫生,及时清理残菇、病菇,并经常喷杀菌剂和杀虫剂,特别是杀菌剂。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法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的种植技术方法要点
    金针菇盖过了开伞早的伞状金针菇,其原因如下:与品种有关。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水分要求怎样把握
    金针菇的出菇期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金针菇的水分管理,对水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