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如何选培养料堆制发酵


蘑菇是腐生真菌。在长期的人工栽培实践中,人们发现蘑菇对营养物质的适应性很强,很多材料都可以作为蘑菇栽培材料。每种物质的营养成分、营养利用率和分解速度都不同。只要将它们合理组合使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选择文化媒体

1、牲畜粪便:牛粪、马粪、猪粪、羊粪、鸡粪、鸭粪、鸽粪等,都可以用来种植蘑菇。其中以马粪、牛粪最为适宜,其次是羊粪。其他各类禽畜粪便含草纤维较少,并混有分散饲料等因子。它们含有较多的氮,容易产生氨。它们必须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才能混入培养基中使用。这种物质可以保持营养。有效期长。粪便可占培养物的60%-70%。

2、秸秆:麦秆、稻草、牧草等材料营养丰富,纤维丰富,易分解,易被蘑菇菌丝体吸收。一般可占培养材料的25%-30%。

3、富含纤维素的物料:棉籽壳、碎籽棉、大豆秸、玉米秆、高粱秆等也是富含纤维素的物料,可以代替饲草使用。堆放培养料或栽培时,应特别注意控水。

4、含氮沤制物料:酒糟、豆饼、花生饼等富含氮。使用时要注意剂量。一般以5%-10%为宜,使用前必须经过特殊沤制。

5、其他物料: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碳酸钙、石膏等一般使用2%-3%。过磷酸钙几乎可以与任何材料一起使用。石膏和碳酸钙也常用。如果培养料中粪便物较多,则不宜使用尿素、硫酸铵、豆饼等。但如果培养料以秸秆为主,则可适当增加此类材料。

堆肥发酵

选择靠近菇房、地面平坦、最好是水泥地面的场地,用于堆放培养料。将草料切成约20厘米长的小段或不切。用清水或尿液浸泡1-2天,滤去水分。含水量约为70%。干粪也应该通过在干粪上堆放酒来预先润湿。

筑堆时,第一层为地面铺一层预浸干草12-15厘米厚,再铺一层预湿4-6厘米厚的粪肥。重复此过程直至达到8-9 层。整个料堆高约1.5米,宽1.8-2.2米。整个桩要求上窄下宽,顶部呈龟背状。堆放过程中,将尿素、硫酸铵等材料溶解在水中,从第三层开始轻轻添加。按照“下层无醇、中层少醇、上层透水”的原则,以堆周围有水渗出为宜。堆好后,用草帘遮盖,以防风吹日晒雨淋。打桩后第二天气温就开始上升。第四天,气温升至70摄氏度。您可以看到材料下沉,热量从堆中上升。

第57天气温下降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尽量将原堆外侧的材料翻入堆内,并将底部的材料翻到顶部。四天后翻第二次,四天后翻第三次。此时可掺入过磷酸钙、碳酸钙或石膏调节pH值,检查物料含水量,适当补充水分。从现在开始,每四天翻动一次。第五次翻堆时,可喷洒酒类农药,检查物料的气味、颜色、软化度、含水率等,即培养料的预发酵完成。翻堆的间隔时间取决于天气。气温较高时,可每隔3-4天翻堆一次。气温较低时,可每隔5-7天翻堆一次。

蘑菇栽培料堆放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影响栽培料的质量。

1、物料温度提不上去:可能是粪便过多,物料堆得太紧,造成厌氧发酵。 2、堆温达不到技术指标要求:可能是草料过多、堆肥太松、水分不足。 3、开堆时发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可能是堆温过高,水分不足。高温放线菌大量生长,消耗堆内大量养分。解决办法是翻堆补充水分。 4、堆料发黑、摸起来发粘、有臭味:可能是粪便过多、水分过多、透气性差造成的。 5、牧草腐烂,粪便与原料混合,有霉味:可能是由于预浸时处理不当,牧草浸泡过度,含水量过高。粪便不能彻底浸泡。另外,前几次翻堆不当,料温升不起来。

二次发酵

香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又称后发酵,是在第一次发酵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培养料的积累或预发酵。二次发酵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室内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可在第一次发酵第三次翻动后的2-3天进行。当物料温度升高时,将物料送至菇房床架上,摊铺至厚度20-25厘米。或在第一次发酵第五轮后的第5天至第6天入室。培养料进入室内后,密封门窗,防止泄漏。加热源可以是热蒸汽、电源、燃煤等。在8-12小时内将室温升至60-65摄氏度,并维持4-6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50-52摄氏度并保持4-5天。当气温降至25-27时即可播种。

室外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是在第一次发酵完成后,在料温未下降的情况下重新堆堆。堆放前,应在堆底开设通风沟。堆放完毕后,用草帘遮盖。夜间和雨天盖上塑料薄膜,并用竹枝支撑距离20厘米左右。堆成后的第二天,应将料温升至60摄氏度,并保持4-6小时。然后将覆盖物提起冷却至50-52摄氏度。此时应用杆插入一些5厘米深的孔,以加强通风。保持4-5天,在物料温度下降前及时入室。

但食用菌培养料进行二次发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进行,都应在第一次发酵的料温下降之前尽快进行。 2.二次发酵后,温度升高,水分蒸发。发酵结束后,应适当加水,水温应与物料温度一致。 3、第二次发酵时间一般为4-5天,时间不宜过长。迅速进入房间。 4、如果在室内进行二次发酵,播种前必须做好室内通风。 5、二次发酵若在室外进行,需保证按时升降堆温,加强通风,以保证培养料的质量。

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进一步成熟,促进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促进营养物质的分解和有效营养物质的积累,杀死培养料中的害虫和有害微生物,使蘑菇品系的菌丝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生长。适应体内营养环境,顺利生长发育。

优质的培养料应柔软有光泽,粪便松软,呈灰褐色,但不呈黑色,无结块,无氨味,无粪臭味,无酸臭味,无霉味。草料软而韧,呈条状,用力即可破碎。用指甲刮草条。皮很容易剥落,但不会破裂。无异味,有草香,不会发霉或黄褐色。用手捏住培养料,水就会从指间渗出,形成一个球,不粘,一松手就能散开。 pH 6.8-7.2。最后一次翻堆后的第五天,温度仍然在50摄氏度以上,但不超过60摄氏度。堆体体积减少约40%,材料重量减少约30%,含水率约65%。

标签:
  • 怎样种植
  •  
  • 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生物物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蘑菇,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材料准备栽培1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通风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现在秋天到了,气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很大。昼夜温差10-1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