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耕作季节

渭北旱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关中地区安排在8月底至9月中旬。当然,有洞穴和果坑的菇农可以在收获后将麦秸堆积发酵,7月底播种,8月下旬收获。玉米秸秆收获后,待玉米秸秆干燥后,即可进行第二轮播种。截断的玉米秸秆和牛粪用于12月至1月播种和越冬。春季3月开始结果,5月底前结束。麦秸的产量和质量与麦秸相似。

二、原材料的准备

栽培双孢菇的主要原料: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牛粪。辅助材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开始麦收,麦秸收起来,要堆在远离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放时不要粉碎:收集玉米秸秆时,11月份玉米秸秆晒干后,没有绿色时可以粉碎备用,也可以切成两段发酵;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并捣碎,然后堆成宽2m,高1.5m,长度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至75。15天左右翻堆,内外调换位置,自然发酵。牛粪也可以晒干,捣碎,储存备用。

此外,还可以加入鸡粪、猪粪进行培养。粪肥里不应该有土块。

油渣:植物油渣或棉油渣也可。

豆秸:在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秸的效果。

要准备好磷肥、尿素、石膏、石灰。

1.在麦秸堆上撒上一层石灰粉,再进行预湿堆,用水管给麦秸浇水,让它软化三天,或者直接在上面浇石灰水。

2.堆料时,将称量好的辅料全部拉到堆料前面。先在地上撒一层石灰,表面铺一层干草。其厚度约为30厘米,宽度为2.3米,长度为1亩地料约28米。堆成5-6层,一层25-30cm的麦秸,上面一层石灰,一层牛粪,一层油渣,磷肥和石膏(1/2量),尿素分别在上面两层,混合辅料,分成6份,然后每层铺一点。建一堆这样一层草料一层辅料,洒完就开始浇水。在材料表面再浇一次水,在材料周围垂直整齐地堆成一堆,总高度1.5米,顶部呈龟背状。用薄膜覆盖发酵。

3.翻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堆的一边开始,另一边再建一个新堆,插上木棍或竹竿,即翻堆。翻堆时,将堆顶料放在一边,放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在上层。翻边摇匀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去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和石膏分层喷洒。当材料呈干黄色和白色时,说明水分不足。堆料时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一根木棒,叠好后抖出来,就是料子上有很多通气孔。经过一段时间的堆积发酵,草料已经变软,堆体体积缩小。因此,在建桩时,需要适当缩短长度,即将桩的长度缩短2m左右,宽度和高度保持不变。材质四周垂直整齐,长方形,顶部为龟背形,顶部为薄膜式草帘。覆膜时,不要盖得太紧,不利于排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揭膜排出废气,也有利于升温。3天左右,温度可升至70以上,保持2天,再翻面。

4.第二次,调节湿度,

6.第四次翻堆后可以播种时出料,关键是要认清材料的成熟度。要求培养料成熟均匀,色泽棕红色,秸秆柔软有弹性,手拉可断,无氨味、异味、发粘、发黑。松散的材料是标准。PH值为7-8。不能有原料,否则培养时会有鬼伞等细菌。

具体做法:摊堆,废气排出。可以在室外降温,也可以直接放入温室。不同的大棚,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排数,不同的距离,不同的厚废,根据开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配料和堆垛

养殖配方:每亩用量。

1.麦秸5000斤,硼肥200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斤,棉籽壳500斤,油渣200斤,石灰250斤,石膏200斤,PH值8左右。

2.玉米秸秆2500公斤,小麦秸秆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绒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3.堆垛: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大棚、大弓棚、田间还是窑洞养殖,堆垛发酵都建在养殖地附近的饲养场所,水电方便。

建堆发酵步骤为预湿、建堆、二翻堆、二翻堆、三翻堆、四翻堆、卸堆,共计28天左右。上面已经描述过了。

四、温室、露地选择和开放边界

现有大棚、大弓棚、中小棚都可以栽培蘑菇。如果需要搭建棚子,在已经收割小麦的地里,弓棚会南北走向,大棚会东西走向。温室用旧膜或黑膜,加草帘。一般棚长30-50m。

1.温室打开的方法如下

直边:一般三排料两走道(4米棚)或四排料三走道用于棚内铺料。边界两侧放线铺砌60cm,中间边界放线铺砌1.2m,走道70cm。

越界:在棚的中央留一条70cm宽的沟路用于越界,每条边界内的沟间距为40cm,放样80cm-1m,以便完成工作,并计算棚长可以做多少条边界。不管是哪种开畦的做法,都要提前把畦整平,拔掉杂草,浇上水再铺。湿度要适宜,让棚里的土用手捏成块,然后撒播,每亩25公斤石灰。

2.开阔地开床的方法是直开床,床宽1m,直路宽70cm(两边各留10cm取土),床深20cm,为地下床,地上20cm的床为地上床。向土壤中加入水,然后铺好材料,冷却材料并排出气体。

第五,铺路播种

撒播宜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宜在雨天进行。因为材料被雨水淋湿,含水量会增加,另一个容易感染杂菌。中午不宜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播种,以免把菌种晒死。

1.块石面路

将发酵好的堆肥从堆肥堆中取出,放在撒有新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冷却至30以下,然后将堆肥摇匀,再铺在龟背畦床上,摊铺厚度约20cm,堆肥厚度均匀。一边撒播材料一边播种。

2.播种

播种方式有播种、穴播、层播。无论温室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小麦种株都应分层播种。

每平方米用1.5-2瓶种子,菌种菌丝须厚而白,厚,无黄水,无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用0.2%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菌种瓶,表面消毒后再使用。打碎菌种瓶,将种子片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打碎,取三分之二的菌种,撒在材料表面。然后用叉子或手抓住并提起培养料,让菌种片落入料层,将料面整平,然后将剩余的三分之一菌种均匀洒在料面上,再用木板

2.覆土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土,没有覆土的蘑菇是长不出来的。大棚和露地栽培都是统一的,直接从走道上取土。先把走道挖掉的部分打碎,撒一点磷肥、炉渣、石灰粉在上面,搅拌均匀。土壤颗粒不要超过2cm,土壤湿度要用手压平,能搓成球,不能粘手。播种时覆盖土壤。如果在露地播种,可以直接覆盖一层地膜和草帘。边框应呈龟形,材料表面的土壤应覆盖严密,厚度均匀,约4cm。对了,走道形成天沟,可以放水、加湿、通风、保湿。

3.覆土后管理

在温室中播种时,可以在材料表面覆盖一层草帘。为了防止土壤表面快速失水,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前三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膜,每次通风30分钟,增加菌床新鲜空气。如果土壤表面干燥发白,就用喷雾器喷。如果膜下菌丝已经在土上15天左右,可以揭膜,增加湿度,使气生菌丝倒伏增厚,呈直线水平生长,使土中菌丝向下生长。往往是因为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壤表面,所以可以根据土壤上菌丝的情况灵活管理。菌丝距离表层土壤1cm,20天左右菌丝全部在材料中长出白色。可以进入挂果期管理。

七、出菇管理

当温度降到20以下,并保持在13以上时,充满物质的菌丝很快就会长成蘑菇。这个时候,关键是要保持土壤水分。检查土层内菌丝是否离地表1cm左右,菌丝边缘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集,个体小,容易长成薄皮菇(开伞),产量低。

1.蘑菇促销

蘑菇促进是诱导菌丝体扭结形成原基。促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进行,这种喷洒叫出菇水。当菌丝长到离土层表面1cm时,喷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kg。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喷水。棚温低于20时,宜在上午或下午喷水。喷水后,应增加通风量。要在棚的两侧开风眼,两头不盖,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如果温度适宜,土壤中会形成大量小白点原基。此时不允许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2.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2-3天后原基会分化出蘑菇芽。当它长到黄豆粒大时,喷洒重水,增加土壤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的水分需求。这一次,水被称为蘑菇水。喷水还取决于天气、土壤湿度以及蘑菇芽的大小和数量。晴天,土壤干白,蘑菇多,蘑菇芽大,喷水量要大。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喷壶倒水。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蘑菇少,芽小,所以很少或不喷水。当蘑菇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说明水分不够,需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菇土湿度仍可展平,搓成圆形,不粘手,菇盖长到5cm左右即可采收。

八。收获和管理

1.收获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未露出时,应采收。一般温度适中,5-7天即可采收。采收时,挑大的同时留小的,旋转采摘,注意不要伤到周围的幼菇。对于cl

当温度低于10时,很少有蘑菇生长。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方法是:在床上盖一层草帘或薄膜,保持温暖湿润,每周揭开1-2次,中午通风1小时。如果苗床里有蘑菇,及时收割,检查菌床的土壤不要太干,保持土壤处于微湿状态。

十、春菇管理

每年冬天玉米秸秆收割后,11-12月就可以播种了。冬季越冬前,春季结果。这批蘑菇也叫春菇。春季秋菇温度在12以上,也就是3月中旬,就会进行管理。这时候揭膜,喷一次杀虫剂,再喷一次重水,淋土,把走道灌满水。如果土壤干燥,可以淹两次,直到土壤渗透。春天气温上升快,蘑菇长得快。5月份蘑菇一天要收两次,避免收大蘑菇和伞蘑菇。后两种蘑菇出来后,可以喷洒养分和大部分蘑菇,增加产量和品质。

XI。害虫防治

在蘑菇的生长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如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缺乏发酵的培养料,或蘑菇采摘后没有及时清洗,都会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者严格、卫生、保量地完成每一个操作过程。棚里的田里经常撒石灰,材料一定要煮好,拌好。土要覆盖干净的水,干净的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一旦有苍蝇和线虫,用蘑菇防虫网、高效氯氰菊酯或盐水喷洒,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多通风少供水是必须的。喷洒虫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及早防治,使病虫害的发生得到彻底控制。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技术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 食用菌种植
  • 更多栏目最新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生物物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蘑菇,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材料准备栽培1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通风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现在秋天到了,气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很大。昼夜温差10-1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