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省力的竹荪生料栽培,进来您肯定会有收获!


生粉栽培是竹荪的主要栽培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省料、产量高的特点。每平方米施肥20-25公斤,可产干竹制品0.15-0.3公斤(鲜竹耳2-4公斤)。原料栽培步骤及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培养时间。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和所选菌种对温度的要求来确定。

(2)整地。果园、屋前屋后空地、田地均可作为栽培场所。场地应通风良好,排水良好,以腐殖质土壤为理想。将土地沥干水分,清除杂草,挖出10厘米的土备用。栽培期间喷25%溴氰菊酯10002000倍液,以防白蚁等害虫。然后整条垄沟,垄沟底呈弧形,宽1米,中间高,两边低,沟宽50厘米。整个场地应配备遮阳篷。方法就像野生蘑菇的形式。光线要“四阳六阴”,有梅花点的散光。

(三)堆播;培养料中的木屑、竹屑、竹叶、芦苇、豆鳞等粗料先用1%~2%的石灰水浸泡2~3天,捞起用水冲洗至pH值降到以下7、料置于坩埚中间,料底宽60厘米,料高30厘米,形状为圆锥形。将木屑或竹叶铺在物料表面,然后将培养料的含水率调至70%。在材料表面两边覆土3-4厘米厚,中间不覆土。

土质疏松,最好加些木屑或谷壳。挖接种孔,孔深8厘米,孔距20厘米*7厘米。将一些木屑放入孔中并种植。团块很结实,所以不要在上面放太多。下一次定植后,接种孔用木屑覆盖,然后在揉面覆盖1-3厘米厚的腐殖质面。播种量为每平方米4~5瓶,每瓶3瓶。最后在表面覆盖一层稻草或甘蔗叶或其他杂草,防止水分从表面蒸发,保持土层疏松透气。覆盖薄膜(最好用竹片拱起)用来保暖、保湿、防雨,有利于菌丝快速生长。盖好薄膜后,每天要揭掉薄膜30分钟,不能长时间塞得太紧,否则会造成菌丝透气不良,引起窒息。

(四)管理。播种后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期主要是保温通风。气温低、雨量大时,应覆草覆膜防雨,垄沟内温度保持在2532,通风良好。菌根形成和扭结菌生长期间,主要是保暖湿润,调节光照,加强通风换气。栽后4050天,揭膜覆草,用鲜桂花或茅草作地膜。晴天每35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干湿润,使境地表层通风透光,有利于竹笋的形成和扭结。如果遇到寒冷或低温或雨水,请盖上薄膜。菌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是做好水分管理。

水分不足,卵的外层(菌膜)变厚,胶层减少,影响子实体的发育。菌卵破开开裙子比较困难,子实体容易变形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水分过多,土壤会长期积水,导致通气不畅,菌卵会因缺氧而死亡。因此,水分管理应在种蛋生长过程中增加喷水量。平时每天喷水23次,保持土壤湿润不发白。结合面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好在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之间。菌卵破碎后即可收获。

竹荪种植常用的中间配方有哪些?

竹耳的原料不仅限于竹子。可利用各种竹木加工厂的根、茎、叶、芯及碎片,以及农作物秸秆(豆秸、玉米秸、麦秸、甘蔗渣、甘蔗头、甘蔗叶、稻草等)作为培育竹荪的原料。还有多种杂草,如芦苇属、斑草、芦苇、五节芒、桂花等,也是竹荪生长的好材料。将各种原料切成薄片或切成5-10厘米长,晒干即可。各种原料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栽培时间和收获年份来确定。竹荪套种作物(玉米、甘蔗)必须用竹叶、藤叶、甘蔗渣、豆秆、稻草等易腐烂材料制成。竹耳采收后,竹秆全部用完,就地可种植其他农作物。以竹子、竹片、木屑为培养材料,播种一株,23年可采收。原料质地软的宜晚栽培,原料质地硬的应尽早适当栽培。种植竹木耳原料常用的培养基有以下几种:

(1)竹片30%,木片40%,木片30%。

(2)竹片(或木片)60%、芦苇30%、木片10%。

(3) 竹片70%、木片20%、竹叶10%。

(4)芦苇60%,木屑20%,竹子20%。

(5)甘蔗叶80%、竹叶10%、木屑10%。

(6)甘蔗渣50%、豆秆40%、竹叶10%。

(7)玉米杆70%、木屑20%、竹叶10%。

(8)竹叶、竹枝30%,黄麻杆25%,木屑30%,甘蔗渣60%或玉米芯15%。

(9)杂竹片60%,竹枝杂30%,芦苇10%。

(10)竹材50%,杂木枝30%,豆秆20%。

以往有不少养殖户反映,竹荪菌种在转移后经常无法发芽或被污染。现在他们熟悉了竹荪种植需要的原料和竹荪的特性,然后大家就严格按照栽培方法去做了。按照要求的配方种植,在生产中可以因势利导,减少损失,获得更可观的利润。 (来源:甄哥谈人生)

标签:
  • 食用菌种植方案
  •  
  • 食用菌种植经验
  • 更多栏目最新
    竹荪病虫害的防治
    竹荪病虫害的防治
    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部儋州镇鹤童村桐木屯,继去年小面积试种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