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栽培种植技术


温室蘑菇栽培技术

堆积发酵

1.室外发酵前两天,把秸秆切成两段,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不要太厚,中下部要泡透。施工前3 ~ 4天,将配方中的材料(石灰、尿素除外)堆在上面,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堆一次。施工前一天,在混合料上喷洒0.5%敌敌畏溶液,然后覆膜12 ~ 24小时。按常规建桩,每隔5、4、3天翻堆一次,翻堆时加入尿素和石灰。含水量为65%至70%,ph值为7.5至8。

2.经室内后发酵3360摇料后,用自卸车运到床架上(架底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热。当物料温度升至60-62时,保温6-8小时;适当通风,当进料温度降至48-52时,保持4-5天。发酵后的物料呈深褐色,柔软,秸秆有弹性,挤压时不粘手。没有氨味,产生大量放线菌。材料的含水量为65%,ph值为7.2-7.5。

温室蘑菇翻播栽培技术

转弯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当物料温度降至28时,及时翻堆。材料厚度18到20 cm,上层可以稍薄一点,使床面平整。用麦粒播种,用1瓶/m2的种子量,拍打使菌种与物料充分接触,用湿报纸覆盖两侧靠近门的地方。如果你想很好的掌握它们,那么这个环节就很重要。

温室蘑菇栽培技术的播后管理与覆盖

播种后,调节棚内空气和湿度,以适应蘑菇的生长。7 ~ 10天后菌丝基本被覆盖。之后可以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情况下,菌丝在播种后20天达到末端。

覆盖前10天,每111平方米要准备3500至4000公斤泥浆,泥浆与谷壳的比例为1: 24,干谷壳100至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将稻糠和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粉碎,颗粒比黄豆大一点,过筛,起垄,用甲醛消毒。覆土厚度为3.5-4厘米,覆土后立即洒水,调节湿度至饱和。要想掌握好,一定要控制好棚内温度和覆土厚度,这样才能保证蘑菇的质量。

标签:
  • 怎样种植食用菌
  •  
  • 食用菌种植技术
  •  
  • 种植食用菌
  • 更多栏目最新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生物物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
    稻田种蘑菇,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一、材料准备栽培1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具体方法如下:1.加强通风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
    现在秋天到了,气温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很大。昼夜温差10-15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